詩詞鑒賞《兩宋詞·陳亮·念奴嬌》陳 亮
陳 亮
登多景樓①
危樓還望②,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③。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④。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⑤。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⑥。小兒破賊⑦,勢成寧問強對⑧。
長江萬里圖(局部) 【明】 吳偉 故宮博物院藏
注釋 ①多景樓:在今江蘇鎮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內,北臨長江。②危樓:高樓。③渾:皆,都。④私計:個人的計劃或打算。⑤“因笑”三句:《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后世常用此事作為感嘆國土淪喪的典故。⑥中流誓:《晉書·祖逖傳》:“帝乃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招募。仍將本流徙部曲百馀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⑦小兒破賊:《世說新語·雅量》:“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于常。”⑧強對:勁敵,有力的對手。
鑒賞 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春天。此時,陳亮為駁斥投降派所謂“江南不易保”的謬論,親自到建康和鎮江考察形勢。他根據實際調查的結果,向孝宗皇帝上書,陳述了一系列經營南方、進取中原的策略。這首詞寫的就是他在鎮江登臨多景樓的所見所感,是他政治主張的感性顯現。整首詞用了很多典故,借六朝往事喻今日形勢。
詞的開頭打破俗套,沒有像一般登臨懷古之作一樣先寫景色,而是大筆揮灑,直抒胸臆:登上高樓四下眺望,可嘆自己的心意,古往今來有幾人能夠領會呢? “嘆此意”統攝全篇,將登樓的觀感盡情囊括。“今古”一語顯示了詞人思接千載的豪邁。接著,詞人對京口的有利地形進行了描述,揭露和批判了把長江天險看作是“天限南疆北界”的錯誤。“鬼設神施”形容鎮江一帶的地形極為險要,鬼斧神工,恰恰是借以力圖恢復大業的有利憑據,然而這樣造化鐘靈的地勢,卻被南宋小朝廷當成了天然劃定的南北國界,“渾認作”表達了對這種錯誤認識的諷刺。“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描述了從多景樓上望去的景致。鎮江北面臨著波濤洶涌的長江,東、西、南三面皆是起伏的山崗,這種形勢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如果南宋朝廷利用這一有利地形的話,一定可以和金國形成抗衡之勢,從而進一步力圖恢復。“做出”二字,使我們看到了江山騰躍、欲為造勢的動態,江山仿佛也具有了靈魂,也要助宋朝一臂之力。自然的形勢是如此有利于抗金進取,然而,南宋統治者卻缺乏爭雄的胸襟與勇氣,于是詞人所有的雄心都化作了悲憤的慨嘆,“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表面是在譴責六朝的統治者,其實表達了對南宋統治者茍安妥協政策的不滿,認為抗金大計都成了少數私家大戶的個人利益的算計,諷刺頗為尖銳。
晉室南渡之后,上層貴族們每至風和日麗的日子就相聚新亭會飲,每當觸景生情,想到了山河破碎、身世飄零的現狀,往往相對流淚。詞的下片就用這個典故來諷刺南宋的上層統治者,笑他們也像“王謝諸人”一樣,面對失落的山河,只知道空自灑淚,卻沒有收拾金甌的實際行動,怒斥了憑借險要江山而不思進取,蟄伏于一隅,任“河洛腥膻無際”而不顧的行徑。詞人不僅對南宋妥協投降的政策提出了批評,還進一步向恢復大業建言獻策:他認為南宋軍隊應該以鎮江這樣鬼斧神工的形勝之地為據點,長驅直入,收復中原,而不是徘徊反顧,錯失良機。這里用了祖逖中流擊楫的典故,表達了掃蕩金兵、恢復河山的決心,情辭悲壯,斗志昂揚。為了進一步鞏固南宋統治者們的信心,詞人又拈出淝水之戰以少勝多的史實,說明只要堅持抗金,指揮得當,宋朝軍隊一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舉重若輕,表達了對強敵的蔑視和對光明前途的期盼。
這首詞辭氣慷慨,飛揚發厲,恰如其分地代表了陳亮詞的風格,卓人月《古今詞統》卷一三曰:“同甫自謂‘人中之龍,文中之虎’,此其一鱗一爪耳。”(常迎春)
集評 清·張祥齡:“龍川《水調歌頭》云:‘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今應有,一個半個恥和戎。’《念奴嬌》云:‘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世謂此等為洗金釵鈿盒之塵,不知洗之者在氣骨,非在選字。周、姜綺語,不患大家。若以叫囂粗觕為正雅,則未之聞。”(《詞論》)
馮煦:“龍川痛心北虜,亦屢見于辭……《念奴嬌》云:‘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忠憤之氣,隨筆涌出,并足喚醒當時聾聵,正不必論詞之工拙也。”(《蒿庵論詞》)
鏈接 注重事功的思想家陳亮。作為永康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陳亮和葉適一樣,都非常注重事功,他們在著作中極力批評理學家空談“道德性命之說”,從而導致“盡廢天下之實”。陳亮非常強調事功在道德評價中的地位。在事功觀念的影響下,陳亮對“重農抑商”的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他主張農商并重,認為“商藉農而立,農賴商而行”,二者是“求以相補,而非求以相隔”。
多景樓。多景樓位于北固山后峰,是長江三大名樓之一,其他兩樓分別為湖北黃鶴樓和湖南岳陽樓。多景樓建造于唐代,樓名得自唐文宗宰相李德裕《臨江亭》中“多景懸窗牖”一語。宋代大書畫家米芾曾作《多景樓》詩,稱該樓為“天下江山第一樓”,并將這七字書成匾額,懸掛于該樓門首。多景樓為兩層,有回廊相通,是歷代文人雅士、達官顯貴品茗賞景賦詩的好去處。
上一篇:《兩宋詞·辛棄疾·念奴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劉過·念奴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