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晏幾道·清平樂》晏幾道
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①。一棹碧濤春水路②。過盡曉鶯啼處。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③。此后錦書休寄④,畫樓云雨無憑⑤。
注釋 ①蘭舟:小舟的美稱。②棹:船槳。③“渡頭”兩句:暗用折柳贈別事,典出六朝無名氏《三輔黃圖·橋》:“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后因以柳寫離思,表達不舍之情,“柳”諧“留”。④錦書:用蘇蕙織錦回文事。唐房玄齡等《晉書·列女傳·竇滔妻蘇氏》:“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此處代指表達思念之情的書信。⑤云雨:用巫山神女事。參見第410頁晏幾道《鷓鴣天》一詞注③。此處借指男女歡會,同時點出娼妓身份。
鑒賞 這是一首以女性為角度的送別情人之作,然而字里行間卻滿滿是小晏自己的身影。
上片寫男方的離去。開篇交代了餞中雙方的分歧矛盾、怨所由生,“留”出于她的情意,“不住”則是由于他的執意,此是一怨。而這相挽不果的渡口離別,竟是在他的醉意中劃下句點的。“醉”字意味深長,盡管無法得知他當時的心態為何,但從下文她的想象中,顯然并非出于感傷,無論為何,非清醒狀中只怕難以好好話別相慰,又增一怨。“解”字下得巧妙,在“留”“住”的反襯下,他的釋繩乘離,落在她眼里,仿佛自己就是這系住、羈絆他的纜索,而他則是那期待脫縛遠航的華麗舟船,和著醉意,更像是喜獲自由的輕松解脫,此又是一怨。她是“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南朝梁江淹《別賦》);而他,醉解而去,看似灑脫輕快寫意非常,想來此去一路上定是風情千種,歡景無限了,于是又生一怨。“碧濤”“春水”“鶯啼”,從色澤、溫度、聽覺渲染出一片春光大好之余,亦暗作風月歡場冶游之比,故爾“過盡”二字中滿含怨懟之意。
下片寫女方的心緒。對比那薄情人所飽覽的明媚光景,孤身空佇渡口的自己卻滿目是清一色的楊柳青青,莫道是嫩綠蔥翠的春意盎然,仔細看來,柔情依依,卻是枝枝葉葉都漾滿了離情,霎時間,“楊柳青青”的整個渡頭盡是躲不開、揮不去的刺目而又濃濃的怨情別恨。此二句鏡頭范圍從“青青”到“枝葉”,由大及小,繼而隨著離情的散漫而爆開為觸目皆是怎堪相對。筆調一轉,此前抑郁著的滿腔怨尤傾瀉而出,“此后”是痛下決斷,“休”是狠作決絕,“錦書”兩字卻泄漏了心意,若非懷有此念,怎會無端提起?這原是帶有惱恨意味的負氣之語,卻因憶及自身而倏地勾起心事,由怨他變為自憐。“畫樓云雨”包含多種思量,然而無論是指過去他與她的交歡,是未來她無法自主的的娼妓生活或他風花雪月的花柳生涯,均充滿不可知的無定變幻,皆是不能寄望的“無憑”,“休寄”的怨語,最終反變成不敢讓自己心存奢望的哀語,魂斷神傷,凄然欲絕。
本詞以春景寫離情、以行人輕快寫送者愁傷、以決絕寫難斷。通篇句句,怨中盡是愛而又愛恨兩交織,矛盾之中但見情根已經深種。(郭思韻)
溪山行旅圖(局部) 【宋】 范寬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集評 清·周濟:“結語殊怨,然不忍割。”(《宋四家詞選目錄序》)
清·陳廷焯:“怨語,然自是凄絕。”(《詞則·別調集》卷一)
上一篇:《兩宋詞·王安石·清平樂》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黃庭堅·清平樂》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