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晏殊·鵲踏枝》晏 殊
晏 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①。羅幕輕寒②,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③。斜光到曉穿朱戶④。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⑤。山長水闊知何處。
竹石菊圖【清】原濟 故宮博物院藏
注釋 ①檻:窗戶下或長廊旁的欄桿。②羅幕:絲羅制成的帷幕,此處指羅幕內,即室內。③諳(ān):熟悉,此處意為知道、理解。④朱戶:朱紅色的門戶,指富貴人家。⑤彩箋:彩色的紙,這里代指題詠之作。尺素:古代書寫用的一尺來長的白色生絹,后用作書信的代稱。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鑒賞 此首寫相思離別之情,為晏殊詞的代表作之一。全詞情深意苦,格調高致,意境深遠,強烈地感染著當時和后世的廣大讀者。
詞人以女子的口吻來抒寫傷別懷人之情。雖然男性作家模擬女性的心理和語氣來寫離情、閨怨、愛情等自魏晉以來逐漸成為了一種文學習慣,而且到宋代更是屢見不鮮,但此詞與一般的閨情詞有所不同。前人寫閨情,一般境界不出“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的懷人之想,或是“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唐李白《玉階怨》)的凄涼之思,至于幾經雕琢潤色,也無非“新貼繡羅褥,雙雙金鷓鴣”(唐溫庭筠《菩薩蠻》)的寂寥之感,多是于華麗精致或巧妙流利上做文章,很少有遼闊曠遠的意味;然而作者此詞,卻別有一番大氣蘊涵其間。作者雖寫閨情,但又不拘泥于閨情,從閨情模擬入手,最終道出了離人的傷別心聲。
詞的開頭仍有一些雕琢痕跡:欄桿旁邊稀疏的幾叢菊花,在清晨的薄霧中輕輕地展開憂愁的姿態;蘭葉上,滴滴露水晶瑩,仿佛在低聲抽泣。句中意象豐富,語意纏綿,尤其“愁”與“泣”二字,形象傳神,哀婉凄美,可謂深得李商隱構詞造句之家法。而接下來一句,就顯得沖淡清麗一些了。淡淡的寒氣中,主人公隱隱聽到雙燕飛過,顧視左右,卻發現自己仍是形單影只,于是寂寥之情、傷懷之味漸漸縈繞心頭。后來晏幾道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臨江仙》)一句大約就是受此句啟發,可謂能承其父衣缽。
次兩句主人公抱怨明月不近人情,情感從淡薄轉向濃烈,手法也從含蓄轉向直接。《古詩十九首》云:“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明月本無情,多情的只是主人公。她思緒紛紛,長夜難眠。皎潔的月光,帶著慘淡與清冷,飄灑入戶。月光照亮了庭院和室內,也照見了主人公的離恨憂愁,一切都顯得那么澄澈,那么凄婉哀絕。
詞至下闋三句,境界大開。西風所吹落者,不再是黃葉殘花,而是碧樹,可見已是深秋季節。而一個“凋”字,簡潔明快,寫出了西風的凌厲無比。主人公獨自登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顯得境界闊大,氣象不凡。秦觀《望海潮》(梅英疏淡)中有“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句,雖然也是高樓遠望,但最終目光只是停留在幾只烏鴉上,悲涼過此,大氣不足。此時的作者,已經稍稍拋開了模擬閨閣女子的代言體風格,轉向直接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了。
詞的結尾兩句有所收束。“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并不新鮮,似乎是慣用的套話。然而有了前面幾句詞的襯托,就顯得自然平穩、氣脈連貫、含蓄雋永了。作者的另一首《清平樂》詞“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雖然意思與此大略相同,卻顯得小氣多了。極目望去,女主人公看到的是不見離人也不見盡頭的迢迢山水,而作者看到的是什么呢? 是生命中無可挽回的歲月流逝,或是生命中那遙不可及的期待嗎?詞中沒有給出答案,有的只是空闊遼遠的感覺。
全篇并不正面宣泄內心的情感,只是通過形象和人物的心理、行為的描寫來寄寓綿綿無盡的愁恨,給人留下了較大的想象和聯想空間。“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更是難得的意境朗遠的佳句。誠如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所云:“《詩·兼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頗近之。但一灑落,一悲壯耳。”(李飛躍)
集評 清·陳廷焯:“纏綿悱惻,雅近正中。”(《詞則·大雅集》卷二)
劉逸生:“(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兩句是全首的結穴,因此晏殊使用了復疊句法。‘彩箋’指詩詞,‘尺素’指書信。雖不全同,都是寄情的物事。不避重復,正是為了加強欲寄無由的可悲現實。‘山長’‘水闊’,也是復疊,同樣為了強調‘知何處’的悵惘。詩人在結尾有意用了重筆,使感情顯得更加沉重了。”(《宋詞小札》)
鏈接 宋代的郵局——遞鋪。宋代在陸路與水路交通要道上設置的郵傳、運輸網點,謂之遞鋪,也稱鋪驛,統稱省鋪。一些主要江河及渡口、港口設有水遞鋪,如長江“沿江水遞八十九鋪”。主要州縣官道上設有陸遞鋪,如明州(治今浙江寧波)“府界內遞鋪凡十七”。遞鋪分三大類:一是為官府傳送緊急公文,分為步遞、馬遞、急腳遞三個等級,神宗時再增“金字牌急腳遞”。規定步遞日行200里,除官府文書外,還可郵寄私人信件。馬遞日行300里。急腳遞日行400里。金字牌遞日行500里,專用以遞發皇帝御前緊急重要公文。后又有日行350里的青字牌遞和日行300里的黑漆紅字牌遞。二是用于運輸國家各類物資,有馬遞、車子遞鋪等,如送軍事物資至邊境、運海港市舶香藥入京等;川陜茶馬貿易中,還特置有專門運輸茶葉的茶遞鋪。三是南宋建炎、紹興年間分別設置的“斥堠鋪”和“擺鋪”,每十里一鋪,專門偵伺、遞送緊急諜報和軍事情報,此類遞鋪隨戰事的平息而逐漸罷廢。遞鋪中主要役使廂兵,時也使用諸色役人,或雇募一些人力。鋪兵除完成遞送任務外,還要維修驛道、排水溝,種植樹木等。每鋪廂兵編制為五至十余人,或按需而定,設節級一人管理鋪務;一或二州設巡轄使臣一人,負責全面督查。
上一篇:《唐宋五代詞·敦煌曲子詞·鵲踏枝》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柳永·傾杯》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