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章良能·小重山》章良能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闌紅芍藥,已抽簪①。雨馀風軟碎鳴禽。遲遲日②,猶帶一分陰。往事莫沉吟。身閑時序好,且登臨。舊游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山水圖 【清】 樊圻 上海博物館藏
注釋 ①簪: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后來專指婦女綰髻的首飾,這里指花蕾的形狀像簪。②遲遲:陽光溫暖,光線充足的樣子。
鑒賞 這是一首春日感懷之詞。寫了詞人中年之后,又回到少年時代曾經游歷過的地方的所見所感。
上闋寫景,緊緊抓住“春事深”三個字,寫了一派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美好景象。想來時令已是暮春,柳樹的顏色已經轉為深沉,各種各樣的鮮花灼灼盛開,春事已深,這就容易使傷春之人感發韶光易逝的慨嘆。花欄里的紅芍藥抽出了尖尖的花蕾,以“抽簪”來形容花的形狀,暗含了把花比作人的意思,生動地寫出了花蕾嬌媚的情狀。剛下過一場春雨,風在溫柔地吹著,鳥兒們在枝頭呢喃,“碎”字寫出了鳥雀聲音的紛繁與歡快,這一切都洋溢著春的熱情和春的氣息。春日的陽光灑在大地上,溫暖了萬物,也投下了一分日影,但即使是影子,也阻擋不了春日的美好,反而更增添了春的嫵媚。上闋短短三十個字,卻寫了花、柳、禽、風、雨、日、陰七種景物,從視覺、聽覺、觸覺各角度勾勒了一幅明朗的暮春圖景,給人以美好的感發。
下闋重寫春景觸發的意興。“往事莫沉吟”將敘述的時空拉回到了過去,點明詞人此時正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這一句起得沉郁,使人讀了,心情突然一震,感情節奏從明快一轉而為頓挫。“莫沉吟”三個字像是思量了很久,才從胸中緩緩吐出,與之相伴的是一種欲言又止、欲罷而不能的糾纏的情愫。在詞人的心目中,往事的分量一定是十分沉重的,不管它是歡樂的也好,悲傷的也罷,如今激起詞人的反應竟是不愿意仔細地回想。于是,為了寬慰自己,就趁著身有余閑春光正好的時候,姑且登臨游覽吧。故地重游,往事遺留下來的痕跡處處可以看到,這本來令人感到欣慰,然而筆鋒一轉,卻說再也尋覓不到當年游覽此地時那一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少年心,這就為這首詞平添了一種惆悵的意味。
詞所表達的感情是復雜的,試想一位早已過了少年時期的游人回顧自己當年的經歷,自是有很多感慨。與當年相比,所見的景物也許沒有很大的差別,而心境卻早已改變,歲月的流逝不僅帶走了少年時期的夢想和激情,而且把中年(也許是老年)的煩惱與苦悶刻入了生命。于是,往事帶來的意義就不是一段無關痛癢的回憶,而是青春時光所引發的心靈的躁動,所以當詞人意識到少年時的那種無憂無慮、豪情萬丈的情懷再也無處尋覓的時候,內心的失落和惆悵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詞的上闋寫景,符合中年人的心境和意緒,下闋寫情,一次次宕開筆墨,又收轉回來,形成起落的文勢,將詞人想要追尋往事、卻又感到往事不堪回首的矛盾心情表現得細致而又婉曲。(常迎春)
集評 明·陳霆:“語語甚婉約。但鳴禽曰碎,于理不通,殊為語病。唐人句云‘風暖鳥聲碎’,然則何不曰‘暖風嬌鳥碎鳴音’也?”(《渚山堂詞話》卷二)
鏈接 宋代的京中要員——朝官。唐代在京供職官員統稱“京官”,其中常參朝班之官稱“常參官”,不常參朝班者稱“未常參官”。入宋,常參官改稱“朝官”,或稱“升朝官”。北宋前期,文臣本官自太子中允、中舍、贊善大夫、洗馬(元豐改制易為寄祿官通直郎,正八品)以上至太師為朝官;元豐五年(1082)改官制后,以文臣寄祿官通直郎以上至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為朝官。政和二年(1112)改定武臣階官,以修武郎(正八品,舊為大使臣內殿崇班)以上至太尉(正二品)為朝官。
上一篇:《兩宋詞·岳飛·小重山》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毛滂·惜分飛》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