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涯
鶯啼綠樹深, 燕語雕梁晚。
不省出門行, 沙場知遠近。
王涯,字廣津,太原人,約生于永泰元年(765),卒于大和九年(835),貞元八年(792)進士。元和時,累遷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和中,進尚書右仆射, 與李訓、鄭注等謀誅宦官,事敗被殺。他的絕句情致婉麗,尤擅閨怨、宮詞之作。《全唐詩》編存其詩一卷。
詩的前兩句極力渲染暮春景色,以見節物感人。“鶯啼綠樹”、“燕語雕梁”,一寫戶外,一寫室內,都以春禽啼鳴寫春天的氣氛。綠樹言其“深”,既有叢林密集之意,又有濃葉扶蘇之狀。鶯在綠樹深處啼叫,猶如幽閉中發出的呼叫。雕梁言其晚,交代是寂寞黃昏時,顯得空漠與寂寥。第一句寫春暮,第二句寫日暮。鶯啼、燕語,本來是春天和悅之聲,動聽之音,可是在這樣的環境和節令發出,就含著凄婉之情,孤棲之意。詩的三、四兩句才進入正題,“不省出門行,沙場知遠近”,不知道出門遠行,可是戰場的遠近,她卻完全知道。過去的人解這兩句時,都認為是說她夢中曾到沙場,如沈德潛說:“閨人不省出門,而夢中時到沙場,若知其遠近者然。如云不省出門,焉知沙場之遠近,意味便薄。”(《唐詩別裁》)今人富壽蓀也說:“下二句與戴叔倫《閨怨》‘不識玉門關外路,夢中昨夜到邊城’,用意相似,善寫閨人念遠之情。”(《千首唐人絕句》)其實,“沙場知遠近”不一定是夢中曾到沙場,而是“沙場雖在遠方,可是卻在我心上”之意,也就是她時刻惦念著沙場上的親人,關山隔斷了他們的人,卻擋不住他們的心,這正寫出了她時刻系念征人之意。詩的一、二句的春景和后面的沙場毫不關屬,正是顯示二者之遠,后面點明“知”遠近,正是表明其近,二者的統一,有力地顯示了其感情之深。
上一篇:《道情·鄭燮》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閨怨·張纮》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