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滿庭芳 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風(fēng)老鶯雛,②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③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④人靜烏鳶自樂,⑤小橋外、新綠濺濺。⑥憑欄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⑦ 年年。如社燕,⑧飄流瀚海,⑨來寄修椽。⑩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11)憔悴江南倦客,(12)不堪聽、急管繁弦。(13)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14)
【注釋】 ①溧水:今江蘇省縣名,位于南京市東南,宋代與上元、江寧、句容、溧陽同屬江寧府。無想山:清嘉慶修《江寧府志》卷十:“無想寺,在溧水縣南十八里,無想山。” ②“風(fēng)老”二句: “老”、“肥”兩字之處都作使動詞用,意謂暖風(fēng)吹鶯雛長大,夏雨潤梅子肥圓。“雨肥”句用杜甫詩:“紅綻雨肥梅。” ③嘉樹:佳木。清圓:樹蔭清涼又圓正。劉禹錫《晝居池上亭獨吟》:“日午樹陰正。” ④衣潤費爐煙:因地勢低下,空氣里水份多,故衣服潮濕,需化費很多爐煙來熏烘。亦有時間綿長之意。⑤鳶(yuan):《爾雅·釋鳥》:“鳶。烏丑,其飛也翔。”古以鳶為鳥類,故二字連舉。⑥新綠:新漲的綠水;濺濺:水淺急流貌。⑦“黃蘆”二句: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九江:即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⑧社燕:江南一帶,燕子每于春社日來,秋社日去,故稱社燕。⑨瀚海:沙漠。此處泛指荒僻地區(qū)。⑩修椽(chuan):承屋瓦的長檐子,燕子往往筑巢于此。(11)“且莫思”二句:化用杜甫《絕句漫興九首》:“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身外:指功名事業(yè)為身外之物。尊:同樽,酒杯。(12)江南倦客:詩人自稱。倦客謂倦于作客、做官。(13)急管繁弦:管弦原指樂器,這里借指音響激越、繁復(fù)的音樂。(14)簟(dian):竹席。古人常用“簟枕”比喻閑居生活。“容我”句:典出《宋書·陶潛傳》:“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譯文】 暖風(fēng)吹得小鶯兒羽翼豐滿,夏雨滋潤得梅子個個肥鮮。正午時分,美好的綠樹的陰影清涼正圓。我居住的地方,地勢低洼又近山,燃上香爐才能把潮衣烘干。這兒寂靜一片,飛翔著自由自在的鳥鳶。新漲的綠水,急急地流向小橋外面。我久久倚著欄干,望著黃蘆苦竹四周繞環(huán),不由得想起當(dāng)年被貶謫的白居易行船在九江畔。
啊!年復(fù)一年,我象社日的旅燕,飛過沙漠似的荒僻地區(qū),寄居在人家的屋檐。唉!且別去考慮那些身外之事吧,還不如經(jīng)常親近親近酒筵。只是,我這個憔悴的江南倦客,再經(jīng)不起如此高亢繁復(fù)的音樂撥動心弦。請就在這歌筵邊,放好一套枕席,讓我在酒喝醉時得以安眠。
【集評】 宋·沈義父:“詞中多有句中韻,人多不曉,不唯讀之可聽,而歌時最要葉韻應(yīng)拍,不可以為閑字而不押。……又如《滿庭芳》過處:‘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韻,不可不察也。”(《樂府指迷》)清·許昂霄:“通首疏快,實開南宋諸公之先聲。”(《詞綜偶評》)清·周濟(jì):“體物入微,夾入上下文中,似褒似貶,神味最遠(yuǎn)。”(《宋四家詞選》)
清·陳廷焯:“美成詞有前后若不相蒙者,正是頓挫之妙。如《滿庭芳》……此中有多少說不出處,或是依人之苦,或有患失之心。但說得雖哀怨,卻不激烈,沈郁頓挫中別饒?zhí)N藉。后人為詞,好作盡頭語,令人一覽無馀,有何趣味?”(《白雨齋詞話》卷一)
清·陳廷焯:“起筆絕秀,以意勝,不以詞勝。筆墨真高,亦凄惻,亦疏狂。”(《云韶集》)
清·鄭文焯:“案《清真集強煥序》云:‘溧水為負(fù)水之邑。待制周公,元佑癸酉為邑長于斯。所治后圃,有亭曰姑射,有堂曰蕭閑,皆取神仙中事,揭而名之。’此云無想山,蓋亦美成所名,亦神仙家言也。”(鄭校《清真集》)
近代·梁啟超:“最頹唐語,卻最含蓄。”(《藝蘅館詞選》乙卷引)
【總案】 本詞為歷來傳誦的名篇,清代詞評家評價甚高,近人甚至有認(rèn)為“在本集固無第二首,求之兩宋,亦罕其儔。”(俞平伯《清真詞釋》)辭似溢美,卻有一定道理。因為從思想內(nèi)容言,無論其“黃蘆苦竹”的天涯淪落之感、“年年、如社燕”的飄泊生活。還是其“歌筵畔”醉眠的矛盾復(fù)雜心情,對漫長封建社會中的士大夫來說,都具有普遍意義,能引起深深共鳴。從藝術(shù)特色言,既符合傳統(tǒng)的“溫柔敦厚”、“怨而不怒”的詩教,又具有清真獨有的沈郁頓挫、渾厚圓潤等優(yōu)點,能體現(xiàn)清真詞的典型風(fēng)格,不愧為清真最佳作之一。
上一篇: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蘇軾《滿庭芳》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