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應天長》·周邦彥
周邦彥
條風布暖,霏霧弄晴,池塘遍滿春色。正是夜臺無月,沉沉暗寒食。梁間燕,社前客,似笑我、閉門愁寂。亂花過,隔院蕓香,滿地狼藉。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又見漢宮傳燭,飛煙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強載酒、細尋前跡。市橋遠、柳下人家,猶自相識。
這首詞是周邦彥在某一年的寒食節寫的。“條風布暖,霏霧弄晴,池塘遍滿春色”——一幅節日的光景。“條風”即春風。“霏霧”,指晨霧。
“正是夜臺無月,沉沉暗寒食”——可是,她正沉睡在墓穴之中,那地方片昏暗,既沒有太陽,也沒有月亮。她過的只是昏沉黑暗的寒食節罷了。
“亂花過,隔院蕓香,滿地狼藉”——春風把花兒從枝頭吹了下來,滿地都是散亂的花瓣。殘花仿佛是女郎的不幸身世……為什么說到“蕓香”呢?原來他在哲宗時官秘書省正字,徽宗時又曾官秘書監。秘書和“蕓香”是有關系的。周邦彥在詞里用“隔院蕓香”,很可能那時正在任職秘書省。
上片寫的是他“閉門愁寂”的事。折到下片,畫面又來一個大轉換:
“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從這兒開始,他已經走出大,來到郊外了。他記起那回兩人無意中相逢的舊事:她剛從一輛漆得很華麗的車子上走下來,恰好和他打個照面,然后就互通情愫。那一天也恰好是寒食佳節。
“又見漢宮傳燭,飛煙五侯宅”——想起唐代詩人韓翃那首詩: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京城的習俗還是那樣,自己卻只能引起“物是人非”的嘆息。
“青青草,迷路陌。強載酒、細尋前跡”——人早已死了,但由于系心的憶念,仍然打算重尋舊地,奠一杯酒憑吊一番。可是,滿眼芳草萋萋,他在路上繞來尋去,卻再也找不回那年同她初見的那個地點了。
“市橋遠、柳下人家,猶自相識”——這一結尾表面平淡,骨子里是沉重的。
上一篇:姜夔《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柳永《引駕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