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踏莎行 甲午重九牛山作》·劉克莊
劉克莊
日月跳丸,光陰脫兔,登臨不用深懷古。向來吹帽插花人,盡隨殘照西風去。老矣征衫,飄然客路,炊煙三兩人家住。欲攜斗酒答秋光,山深無覓黃花處。
這首重陽節登高之作,寄寓了詞人對歲月流逝、人世無常的感慨,同時也抒發了客居他鄉的寂寞情懷。全詞寫得流暢自然,了無斧鑿痕跡,是一首真率見性的佳作。
本令上闋抒寫詞人登臨牛山的感慨。牛山,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之南。“日月跳丸,光陰脫兔”兩個極為形象的比喻寫出歲月匆匆的步履。古人常以白駒之過隙形容光陰流逝的急速,但因沿用日久而漸漸失去其應有的表現力,詞人以“跳丸”和“脫兔”加以比擬則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向來吹帽插花人”用的是前人關于重九的典故,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中有“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之句。另外,前人還有“黃花插得滿頭歸”之語。詞人以“吹帽插花人”暗指那些文采風流、俊逸落拓之士,也都隨著“殘照西風”盡行歸于大化,指明人生短促、歲月無情的客觀規律任何人都不可抗拒。
下闋抒寫詞人客中孤寂落寞的心緒。“老矣征衫”句妙語雙關:從字面來看,詞人是描寫為歲月風霜所飄灑的“征衫”已殘舊破損,實則是寫常年漂泊的詞人自己已至垂暮之年。最后二句“欲攜斗酒答秋光,山深無覓黃花處”,是全令的絕妙警句,詞人雖有斗酒詩百篇的豪興去報答明麗的秋光,然而山深壑幽,無處尋覓斗寒的黃花。黃花秋菊是詞人期望和理想的象征,黃花的無可尋覓乃是理想失落的寫照。
上一篇:秦觀《調笑令鶯鶯》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踏莎行賦稼軒集經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