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菩薩蠻》·李彌遜
李彌遜
江城峰火連三月,不堪對酒長亭別。休作斷腸聲,老來無淚傾。風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錦字幾時來?薰風無雁回。
李彌遜為南宋初年頗有民族氣節的官吏。他主張抗金,反對與金議和,為秦檜所排斥,晚年歸隱連江西山。這首《菩薩蠻》當作于南宋初金兵大舉南下時。當時金兵逼近長江,情勢危急,為避兵災,詞人送別妻子去南方,詞就是寫送別時的一幕。
詞的起句即交代了送別時的背景和地點。“不堪”,不能忍受之意,包含有妻離子散之苦、國破家殘之痛。因其“不堪”,其妻淚下如瀑,悲聲漫江,詞人反勸其“休作斷腸聲”,自己已是“老來無淚傾”,這正是極度悲憤的表現。詞的下片緊承上片,寫目送帆影遠去的情景。“風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風高”和“舟疾”相聯系,船去得很快,詞人佇立江岸,他希望她去得快,早離禍地;又希望她走得慢,難舍難分。末二句“錦字幾時來?薰風無雁回”,化用“雁足傳書”和“織錦回文”的典故。“薰風”指南風,初夏時南風吹,鴻雁早已飛往北方,“錦字”無法捎回。妻子此去,歸期難定,訊息難盼,生死未卜,詞人內心的痛苦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是可想而知的。這首詞由實寫到虛,由近寫到遠,由己寫到人,從別前寫到別時、別后,層層渲染,步步深透,寫情臻于極致。
上一篇:李清照《菩薩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張元干《菩薩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