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紅蠻捍撥貼胸前,移坐當頭近御筵。
用力獨彈金殿響,鳳凰飛出四條弦。
這首詩刻意描寫了一位希望得到皇上寵幸宮女的微妙心理。這種心理既不表現為眉目傳情,也不表現為一種爭風吃醋;而表現為,緊緊抓住一次彈奏樂曲機會,使盡渾身解數,向皇上投去一束火辣辣的目光。
前兩句寫演奏前的準備。準備之一,是對彈奏位置的選擇。看來這位宮女原先坐的位置距離皇上較遠,也較偏;為了引起皇上對她的注意,她特意移動座位,坐得離皇上位子又近,又正面向著皇上。“筵”,席位;“御筵”,即皇上的座位。“當”,面對著,向著;“當頭”,即“向著……那一面”。其準備之二,是對其神志和力量的自覺凝聚。這就是,彈奏時思想不能松弛,更不容分散;力量要使用均勻,輕重有致。詩中的“紅蠻捍撥”,指西域所制捍撥。“捍(hàn)”,護衛;“撥”,用以撥動樂器弦的一種器具。“捍撥”是一種配置有保護裝置的撥。“貼胸前”,既表現了捍撥所擺位置,又表現出恣態的優雅。而有了彈奏者的屏氣凝神,在座聽者,尤其是皇上,自然會產生一種接受的需要。
后二句承前寫彈奏情景。詩在“彈”前用了雙修飾語:一個是“獨”,說明是獨奏;另一個是“用力”,表明彈奏者全力以赴,毫不懈怠。而“金殿響”則是“用力獨彈”的客觀效果。如果只用琴曲聲在金殿回響這樣極普通的詞語來描述其彈奏效果,顯然還不足以說明彈奏者“用力獨彈”的力度和音響特色;由此,才有了結句的具體描繪。“鳳凰”語意雙關。它既是捍撥上繪制的裝飾性圖案,又是詩人對其彈奏效果的形象評價。即“鳳凰飛出(于)四條弦”;鳳凰般美妙的音響一下子從四條琴弦上飄出,這是一種力量的顯現,一種美的享受。詩歌寫到這里悠然結束了,至于這位宮女是否從此得到了皇上寵幸,詩中沒有說;然而不論這位宮女是否得到皇上寵幸,她都應當是一位悲劇人物,因為她固執地將其人生價值坐標值建立在對皇上的依附上,實在是極不穩固、極不保險的,盡管她只是一位柔弱的女子。
上一篇:韓愈《和李司勛過連昌宮》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劉皂《長門怨(三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