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珝
遠岸無行樹,經霜有半紅。
停船搜好句,題葉贈江楓。
這是一首詠楓詩。
乘舟而行的詩人,忽然發現兩岸充滿了畫意詩情。其上楓樹無數,盡管不成行列,卻星羅棋布,連綿不絕,遠而又遠。在秋霜點化下,紅葉流丹,層林盡染,滿山云錦,如爍彩露。這壯麗景色,像烈火一樣燒得人詩興勃然,又像二月春花,使人感發出生命活力的沖動。杜牧曾“停車坐愛楓林晚”,錢珝雖說“詩癖非吾病”(其二十一),但仍然耐不住停下船來。
從文字看,此詩對杜牧《山行》有借鑒,但能自成一格。杜詩煥發著豪放向上的英氣,錢詩則借江楓抒寫貶途特定心理。關鍵在末句,看似情致閑適,實則深曲蘊藉。如繪景物,人人愛之。在多悲之秋,紅楓的壯麗風采令人賞心悅目,焉能不欣然命筆,這是淺層之義。在萬木搖落之季,楓葉卻“經霜有半紅”,顯示出鮮明個性。它喜歡秋霜,借嚴霜摧打之力凝聚濃郁詩意,將秋之哀悲升華為新美。這一特殊品格對身處逆境的詩人無疑是莫大鼓舞和啟示,所以要“題葉贈江楓”。此乃深一層的蓄含。另外,唐代流傳著多起紅葉題詩的動聽故事,還有一個洛陽宮女題詩于梧葉:“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這些故事和詩無疑給錢珝以審美的啟迪。他因謫遷而長途跋涉,早已感到孤獨寂寞,昔時就有“已行千里外,誰與共秋光”(其九)的喟嘆,今日巧遇經霜更紅的江楓,便視若知己,頗有相見恨晚之意,因而“停船搜好句”,贈于有情樹,以聊慰孤寂心靈,當在情理之中。
此詩托物寄情,表現出貶途情思的復雜、凝重和微妙,富有劉勰所說的“復意”、“重旨”(《文心雕龍·隱秀》)。初看始覺平淡,細吟才知韻長,如食橄欖,愈是咀嚼,愈覺回味雋永。
上一篇:錢珝《江行無題(其六十八)》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錢珝《江行無題(其八十八)》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