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金人捧露盤》·曾覿
庚寅歲春奉使過京師感懷作
曾覿
記神京、繁華地,舊游蹤。正御溝、春水溶溶。平康巷陌,繡鞍金勒躍青。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綠花紅。到如今、余霜鬢,嗟往事、夢魂中。但寒煙、滿目飛蓬。雕欄玉砌,空鎖三十六離宮。塞笳驚起暮天雁,寂寞東風。
孝宗乾道六年(1170)的春天,作者奉命與金人和談,來到了北宋的舊都汴京。曾覿本是汴人,如今又回到了闊別40余年后的舊地神京,不禁萬感千慨。
上闋以“記神京、繁華地”為引句,描寫的是沉淀在記憶中的舊時情景。“平康巷陌,繡鞍金勒躍青。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綠花紅”,寫詞人當年在這東京開封府目睹身踐的歡樂生活。“平康”,是妓女所居之處的代名。
下闋從緬懷中跳出,回到了現實中來。“但寒煙、滿目飛蓬。雕欄玉砌,空鎖三十六離宮”中的“飛蓬”是指飄蕩無定的蓬草,也可喻世事散亂不定;“三十六離宮”,是在用典,班固《西都賦》中有“西郊則有上囿苑禁……離宮別館三十六所”之句,“離宮”本意雖指帝王在王宮之外隨時游樂停留的宮室,但在這里,卻指的是已經廢用的北宋帝王的宮苑。該詞善于捕捉典型以寫全局,全篇幾乎都是寫景敘事,并無直抒胸臆之句,但細細品味卻無處不散發著吊古懷舊的憂傷。
上一篇:文天祥《酹江月驛中言別友人》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晁補之《金鳳鉤送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