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酹江月 驛中言別》·鄧剡
鄧剡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展扁舟齊發。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睨柱吞贏,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這是一首送別詩,為文天祥而作。
鄧剡與文天祥是同鄉兼朋友。公元1278年文天祥兵敗被俘,第二年厓山兵敗,鄧剡跳海殉國,被元兵救起俘獲,而后,與文天祥在囚禁中相逢,又一同被解往元朝大都,走到金陵,鄧剡因病留下就醫,文天祥繼續北上。訣別之際,鄧剡作此詞以贈。
上片寫亡國之痛。“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不借,即不助。“英物”,指文天祥。面對水天空闊的長江天險,詞人想到周瑜借東風火燒赤壁大破曹軍之事,而如今,“東風”不到,天意不助“英物”,使人痛斷肝腸。“蜀鳥”二句寫金陵敗落殘破的景象。蜀鳥,即杜鵑鳥,相傳為蜀亡國之君杜宇所化,啼聲凄切。“吳花”指吳宮花草,用李白“吳宮花草埋幽徑” (《登金陵鳳凰臺》)之意。殘陽廢墟,蜀鳥吳花,一片破敗。“銅雀”二句,借歷史故事寫亡國之痛。“銅雀春情”化用杜牧“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之句。此句暗喻如今宋宮妃嬪真的被擄往元宮。“金人秋淚”,金人指漢武帝時用銅鑄造的捧露盤的仙人,立于長安建章宮前。后魏明帝派人把金人搬往洛陽。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序》有句云: “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其實金人已成了國勢衰亡的見證。層層敘來,痛恨疊加,逼出一句“此恨憑誰雪?” “堂堂”句用劍氣典。《晉書·張華傳》載:張華和雷煥發現斗牛(北斗、牽牛星)間有劍氣,后在豐城地下挖出寶劍。堂堂英杰,空識寶劍,卻壯志難酬,回天無力。筆墨之間流走著的亡國之痛愛國之情,千載后讀之仍令人潸然淚下。
下片寫離情別緒。“那信”三句說,哪里會料到,我投海未死,飄泊萬里,又能與你同舟北上。患難之情溢于言表。“正為”二句進一步表明心跡。“鷗盟”指與鷗鳥為友,比喻隱居生活。這兩句說,我將隱居為生,留下老眼去看時局變遷,去看敵人的下場。“睨柱”三句用藺相如持璧睨柱威脅秦王終于完璧歸趙之典和“死諸葛走活仲達”的典故,贊許文天祥也有藺相如和諸葛亮的威嚴氣勢,激勵朋友北上大都,壓倒強敵。結句以惜別收束,生死與共的朋友今日一別,伴我長夜不眠的只有秦淮河上的孤月了。孤月照無眠,這輕輕一筆傳導出的是無限情意。
上一篇:黃升《酹江月戲題玉林》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文天祥《酹江月驛中言別友人》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