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減字木蘭花》·魏夫人
魏夫人
西樓明月,掩映梨花千樹雪。樓上人歸,愁聽孤城一雁飛。玉人何處?又見江南春色暮。芳信難尋,去后桃花流水深。
在中國古代,婦女一般地位較低,她們往往只能在有限的生活范圍內施展自己的才情。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正因為她們沒有任何社會功利目的,其抒寫春愁秋恨、離情思緒的詞就更顯得自然真實。
“西樓明月,掩映梨花千樹雪。”這首詞的一開頭,就展現了一個流光溢彩的銀色世界。“千樹雪”是最傳神之筆,化用了“梨花千樹雪,楊柳萬條煙” (岑參《送楊子》)的意境,接著“樓”上人歸,從哪里歸來,作者沒有交代。然而,一個“愁聽”,卻暴露了女主人的一段心事,更哪堪那一片孤城,那一只孤雁! “玉人何處?”這其實是無望而問,惟有“又見江南春色暮”而已,那一個“又”字和“暮”字,飽含了女主人公多少失望和惆悵,足見其期待之深長。最后,由于期望不至,不得不承認“芳信難尋”,并以陶淵明的桃花源的典故說明希望的渺茫和破滅。詞人以女性特有的審美感受,把相思的哀痛和別離的情愁寫得婉麗清新,含蓄細膩,顯示了詞人端淑雅潔的氣質。詞人以優美的詩筆,描摹了春夜月光下梨花盛開的素雅和桃花流水深處的安謐,以樂景寫哀情,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傷春女子的眷眷情懷,顯得曲折而有層次。詞人還極善描摹環境和氣氛,注意意境的優美和諧與統一。無論是明月梨花的起興,還是孤城孤雁的渲染;無論是典故的化用,還是心理的刻畫,都統一在那幽美凄迷的意境中。
上一篇:張先《減字木蘭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蘇軾《減字木蘭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