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劍(彈鋏、彈魚)》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戰國策·齊策》:“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蠂L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佑许暎瑥蛷椘滗e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笥医孕χ?,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谑浅似滠?,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佑许?,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笥医詯褐?,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復歌?!庇?,見于《史記·孟嘗君列傳》,馮諼作馮驩。
【釋義】馮諼彈鋏而歌,要求孟嘗君重視他,孟嘗君一一滿足他的要求。后來馮諼為孟嘗作了很多好事。鋏,劍把。
【例句】①彈魚空館,斷蟒長途,逢賢把贈,遇寇即除。(施惠套曲〔南呂·一枝花〕《詠劍》〔梁州〕)這一套曲詠劍,作者用歷史上曾經發生的與劍有關的故事來夸耀劍的價值。②坐上酒初殘,燈下劍空彈。(劉時中〔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送別》)用彈鋏的典故點出朋友人的失意。③劍空彈月下高歌,說到知音,自古無多,(張可久〔雙調·折桂令〕《讀史有感》)以“彈鋏”事抒發世無知音的懷才不遇感情。④悶來長鋏為誰彈?當年射虎,將軍何在?冷凄凄霜凌古岸。(張可久〔中呂·賣花聲〕《客況》)小令寫作者游宦他鄉的凄涼感情,對馮驩“彈鋏”時的苦悶,深有同感。⑤不彈三尺劍,靜閱滿床書。(汪元亨套曲〔南呂·一枝花〕《閑樂》)反用“彈鋏”典故,表明不再求仕干祿的意向。⑥馮驩彈鋏知名,寧戚扣角歌聲。(佚名雜劇《凍蘇秦衣錦還鄉》第一折〔青哥兒〕)蘇秦嘆自己不能像馮驩彈鋏如愿。⑦往常我食無魚,彈劍傷悲。(鄭光祖雜劇《醉思鄉王粲登樓》第三折〔粉蝶兒〕)此例中以此典形容貧窮,與原典意不同。⑧奈何家業漸凋零,報效劬勞未如意。盡教彈鋏嘆無魚,甘守齏鹽樂有余。(柯丹邱南戲《荊釵記》第二出《會講》)王十朋道白,嘆家貧。此只比喻貧,與原典意不盡相同,與上例同。
上一篇:元曲典故《帶礪河山》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當食不嗟臨樂不嘆》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