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行香子 題羅浮》·葛長庚
葛長庚
滿洞苔錢,買斷風煙。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樓高處,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細草如氈,獨枕空拳。與山麋、野鹿同眠。殘霞未散,淡霧沉綿,是晉時人,唐時洞,漢時仙。
這首詞,是道家葛長庚以詞的形式表現他在羅浮山洞天福地修煉的情況和體驗,也客觀地描述了羅浮山的自然風光及作者回歸自然的靜謐心境。羅浮山,為廣東的名山,地跨博羅、河源、增城三縣。
起筆“滿洞苔錢,買斷風煙”,“洞”,指道家進行修煉所在的石室,即所謂洞天福地; “苔錢”,蒼苔形圓如錢,故名; “買斷”,有買到手、買來了的意思。“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看”為領字,領出下面三個三字句來;這三個三字句既是不甚嚴格的扇對,又在意義傳達上為互文,是作者從一個特殊角度來寫羅浮山的月下風光的。
下片進一步拓展開去,作者敘寫自己在羅浮山洞府中修煉,生活雖然清寒,然而精神卻瀟灑自在。“細草如氈,獨枕空拳。”他睡時,以細草為氈,以拳頭為枕,與顏回“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的人生態度類似,在這里儒道就一脈相通了。“是晉時人,唐時洞,漢時仙。”這是全詞結句,意謂修真養性于此山中的道家們,實際上是有幸地來到了唐堯時的洞天福地,因而也會自我感到不是于漢朝修煉成的神仙,至少也是晉時的隱士逸人。
上一篇:蘇軾《行香子過七里灘》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張先《行香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