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 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 嚙草坡頭臥夕陽。
這是一首寫農村生活的田園詩,也象一幅農村風光的風俗畫。
首句“百里西風禾黍香”,總寫金秋季節農村的豐收景象。詩人放眼百里,到處是沉甸甸的稻谷和黍粱,一片金黃耀眼。西風吹拂,稻浪翻滾,送來陣陣沁人心脾的成熟的稻香。詩人第一筆就濃墨重抹地畫出了農村豐收畫的遠景。次句“鳴泉落竇谷登場”,是這幅風光畫的中景。田野上、村莊邊,新谷正在登場,人歡馬嘶,金谷飛揚,豐收的喜悅都凝聚在這繁忙的聲響上。畫面的一角,讀者還可以看到一汪清泉傾瀉而下,泉水淙淙,發出清越叮咚的聲音,這聲音和打谷場喧鬧的聲響交織在一起,更增添了豐收畫圖中歡快的氣氛。如果說首句是詩人別出心裁地從嗅覺“聞”到了豐收的氣息,次句是從聽覺“聽”到了豐收的腳步,那最近一筆近景,更顯出詩人的匠心獨運。詩人從一只正在休息的老牛身上,感受到了豐收后的喜悅與歡暢。“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歷盡春耕夏耘之后的老牛,這時剛剛卸去身上的重擔,悠閑自得地趴在夕陽西下的山坡上,嘴里還在嚼著剛剛吃下去的青草。它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換來了眼前的豐收,也換來了眼前這片刻的閑適。詩人借老牛自得的神情,進一步烘托出豐收之后彌漫在整個鄉村的寬松和諧的氣氛。
這首小詩,短短四句,象是隨意寫來,卻又那樣精巧玲瓏,不但在畫面上構成不同層次的景致,富有立體感,在氣氛上也從不同角度加以渲染。它是一首詩,卻更象一幅畫,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難怪清初著名畫家惲格以此詩題畫,徑做《村樂圖》呢(見錢鐘書《宋詩選注》)!
上一篇:《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唐·劉長卿》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秋日田園雜興(其八)·宋·范成大》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