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關漢卿《錢大尹智勘緋衣夢》原文與翻譯、賞析
【仙呂·點絳唇】 天淡云閑,幾行征雁。秋將晚,衰柳凋殘,飛綿后開青眼。
【混江龍】 玉芙蓉相間,戰西風疏竹兩三竿。一年四季,每歲循環。守紫塞征夫嫌夜永,倚亭軒思婦怯衣單。消寶串,冷沉檀,珠簾簌,玉鉤彎,紗窗靜,綠閨閑,身獨自倚雕闌。看池塘中荷擎減翠,樹梢頭梨葉添顏。
【油葫蘆】 疑怪這老嬤嬤今朝將箱柜來番,把衣服全套兒揀。換上這大紅羅裙子繡鞋兒彎,揀的那大黃菊帔子時時來按,揀的那玉簪花直纏學宮扮。則今番臨繡床,有些兒不耐煩,則我這睡起來云髻兒覺偏亸,插不定秋色玉釵環。
【天下樂】想起那指腹成親李慶安,咱人這家寒,休將人取次看,今日個窮暴了也是無奈間。俺那是王半州,他敢是李十萬,偏怎生一家兒窮暴漢。
此劇是一出公案與愛情兩線交織的情節戲,又名《王閏香夜月四春園》。寫王半州女兒閏香與李十萬之子慶安從小被指腹為婚,長大后,李家家道中落,漸為貧困。王家意欲悔親。李慶安到王家花園中去拾風箏,卻得以與王閏香見面。閏香表示不愿退婚,愿以財物資助慶安做聘禮迎娶,約好晚間由丫環梅香在花園里交給他。不料有賊人裴炎夜入花園,殺死梅香,卷珠寶而去。李慶安來后發現梅香被殺,嚇得逃回。卻因大門上兩個血手印而被王父誣為殺人,慶安被屈打成招。此案交到開封府尹錢可道決判,卻發現種種疑點,并有蒼蠅爆破筆管。錢尹重審此案,得詩讖: “非衣兩把火”。后因裴妻以刀鞘來認取裴炎殺人刀,將裴炎一舉緝拿歸案。王半州誣告反坐,因閏香求情,兩家終成婚姻。
此四支曲子選自第一折,為王閏香到花園中散心時所唱。
頭兩支曲子是寫景。一般寫傷春悲秋,都以哀愁抑郁情緒為多。但閏香是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對于未來的生活充滿著向往和憧憬。她的愛是那么純潔,毫無半點市儈勢利之氣,同時又是個極有主意,真率而毫不矯情的女孩子。秋高氣爽時節,閏香久悶香閨,到花園中散心。云淡風輕,晴空中已有雁群南飛,園中柳樹也開始落葉,想起春天柳絮飛揚,綠葉成蔭的時節好像是不久前的事,真感到時光流逝之快。池中亭亭玉立的白蓮花夾雜在有些凋殘的荷葉之間,翠竹依然峭拔,而梨樹枝上經霜的葉子已經紅黃斑斕了。這流年似水,四季遞換,仿佛可以聽到搗衣的聲音。有丈夫在邊關的妻子們一感到秋意來臨,馬上就要操持制作寒衣,把自己的萬千思念都縫到綿衣里,好陪自己的丈夫熬過漫長的冬夜。人家做針線是有親人要惦念,而自己呢? 閨房之內,只有薰香燃盡的冷灰,緊閉的紗窗,低垂的簾子。一個人再無心做針線繡作了,只有對著園景發呆。
這時,丫環梅香忽然問起她的裝束,才勾起她的疑心。父母與李家退親,閏香毫不知情,她反倒奇怪為什么母親這么高興,要把她打扮一番。母親要將她另擇高門大戶,她毫無察覺。【油葫蘆】 一曲表面是形容閏香打扮出色美麗,實際上借此表現出王母的機心: “衣服全套兒揀換”,平時不穿的紅羅裙、黃菊帔子甚至繡鞋都換上,梳的發式插戴的玉簪都要照宮里流行的式樣,無一不是表明王母意欲把女兒另擇豪門售嫁,這與閏香的單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衣服平時不穿,多半是備的嫁時衣。穿上這身衣服,自然地想起自己指腹成婚的李慶安。梅香或許是出于試探,問了一句 “說那窮廝做什么?” 言語甚是不恭,引出閏香一頓教訓,嚴正地表明了自己的心跡: 絕不會因對方家貧而變心。她還有一套理論,認為貧富不由己,“今日個窮暴了也是無奈間”; “興衰有往還”,“窮漢家反能得平安” (后對李慶安語),因此 “休將人取次看”。只是面對現實,她也禁不住對天長嘆: “偏怎生一家兒窮暴漢!” 這聲聲畢肖一個長在深閨的富家小姐的口吻,由此才引出后面丫環出主意后花園贈金的情節來。
王閏香在全劇中出場戲并不太多,但是全劇劇情卻主要由她引起: 她如不堅持與李慶安結姻,就不會有后花園贈金,也就沒有梅香遭殺、李慶安蒙冤的事件; 案破后,李父告王父反坐,錢大尹調解兩家,李父不肯原諒,全靠王閏香出面求情、勸解,才得化解,最后兩家和好,兩人成婚,團圓結局。王閏香的性格、主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這幾支曲子十分關鍵地交代了時間、地點,特別是表現了人物的性格,針線綿密,形象鮮明,耐人尋味。
上一篇:《邯鄲夢·贈試》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錢大尹智寵謝天香》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