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滿江紅①·魏了翁》
有美人兮,招不至、幾回凝佇②。應只為、家山自好,不堪他顧。忙里抽頭真得計,閑中袖手看成趣。念從前、出處總無心,天分付。
云冉冉,更吞吐。泉活活,無朝暮。與自家意思,一般容與。月壑曉寒垂葉露③,風窗午睡連山雨。看蒼顏、白發兩閑人④,摩今古⑤。
①滿江紅,詞牌名。 ②佇(zhù),長時間地站著。 ③壑(hè),溝也。 ④蒼顏白發,臉色灰暗,頭發已白。形容老人的容貌。宋·洪邁《容齋五筆·白蘇詩紀年歲》:“白發蒼顏五十三,家人強遣試春衫。” ⑤摩,這里是接近,迫近的意思。
這首詞是一首追思佳人、傷春感懷之作。作者用詞精巧靈活,情景相互糅合,悲愁若即若離流瀉而出。
上片首句寫道:“有美人兮,招不至、幾回凝佇。”表達作者對所期盼的佳人的無限向往和希翼,凝神顧盼,駐足觀望,時刻期待美麗的一幕出現。“幾回”表達作者似乎無暇顧及此事,忙于仕途國事的奔波。便有了隨后一句:“應只為、家山自好,不堪他顧。”作者一生宦海浮沉,但均是為國分憂,忙于百姓疾苦。作者主張家國安好才為長久之計,至于伊人佳話暫擱一旁吧!隨后兩句同樣表達日理萬機之意:“忙里抽頭真得計,閑中袖手看成趣。”作者強調瑣碎閑情,只是一些趣事佳話而已,于我并不在意。“念從前、出處總無心,天分付”作者追思往事,表達無意之間便度過歲月青春,這一切似乎并非人所定奪,應是天公的意愿吧!
下片詞人在寫景中抒情。“云冉冉,更吞吐。泉活活,無朝暮”詞人描繪的是一幅自然變化無端,但生生不息的畫面。“冉冉、活活”凝練而傳神地寫出生命不息的形神之象。“與自家意思,一般容與”這句是作者在前句寫景之后的印照強化,作者表明的是世間萬物變化莫測,其實也正如人的內心情緒起落一般。作者一景一情,交錯出現,手法奇巧。接著是情起景生,一波三折:“月壑曉寒垂葉露,風窗午睡連山雨。”前句寫景云、泉;這里寫景月、風,照應精巧,讀來清爽明快,營造的意境悠遠而妙美。最后一句也是詞人的情感凝聚:“看蒼顏、白發兩閑人,摩今古。”詞人將一腔的幽怨和孤寂寄托其中,表達著對時光流逝,青春不再的哀嘆傷感之情。
詞人以顧盼美人為開片,以抒發自我對青春的感傷為結尾。形象描述中幻化的美人,是虛境中的自我感傷,是對自己青春的回眸和眷戀。
這首詞作的意象是美人。“美人”意象最早見于《詩經·陳風·月出》,這首詩寫的是男子月下懷念美人,抒發思念情愫,釋放美的追思。“美人”姣美迷人,儀態萬方,時常寄寓作者的忠君之情。“美人”是詩詞作家經常吟詠的主題,其淵源可追溯到屈原。屈原常在詩歌中提煉攝取“美人”為意象,通過表達對“美人”的追慕之情,寄寓他“忠君”愛國的思想。
●魏了翁(1178~1237)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慶元五年(1198)進士,授簽書劍南西川節度判官廳公事。開禧元年(1205),除秘書省正字。明年,遷校書郎,出知嘉定府,以養親歸里,筑室白鶴山下,授徒講學。嘉定初,知漢州。歷知眉州、瀘州、潼川府。理宗初,被劾欺世盜名,謫居靖州,湖湘江浙之士多從之學。官終知福州、福建安撫使。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宋史》有傳。南宋后期,學派變為門戶,詩派變為江湖,了翁獨窮經學古,與真德秀齊名。有《鶴山全集》一百零九卷,內有長短句三卷,十九為壽詞,為宋人詞集所罕有。
代表作有:《滿江紅·有美人兮》《醉落魄·天邊春色》《朝中措·玳筵綺席繡芙蓉》等。
●滿江紅,參見第182頁相關介紹。
詩詞之中,對香袖玉面、神態萬方卻憂怨含愁的佳人刻畫栩栩如生,在對人物的傳神描畫中,更深層次的是體現作者自我的傷春之感。
玉京秋
周密
長安獨客,又見西風,素月丹楓,凄然其為秋也。因調夾鐘羽一解。
煙水闊。高林弄殘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韻,銀床飄葉。衣濕桐陰露冷,采涼花,時賦秋雪。嘆輕別,一襟幽事,砌蛩能說。 客思吟商還怯。怨歌長、瓊壺暗缺。翠扇恩疏,紅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風,恨最恨、閑卻新涼時節。楚簫咽,誰倚西樓淡月。
這是一首感秋懷人的詞。詞中蘊含著朝政日非,國勢足蹙,前途暗淡的氣息,包含的感傷之氣顯然與所處的現實息息相關。
詞的上片寫景。開片“煙水闊”,氣勢恢宏,展現出雄渾壯美的景色。“高林弄殘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韻,銀床飄葉”作者刻畫景物精細傳神,歷歷在目。夕陽的背景下,高樹下,殘霞之中,聆聽樹上的哀蟬凄切婉轉。綠水之間,明凈清朗,剔透凄清。作者用詞冷淡,描繪出一幅湖天秋暮蒼涼冷清的圖畫。隨后寫道:“衣濕桐陰露冷,采涼花,時賦秋雪。”詞人內心的感懷秋傷,句句不離凄寒涼意,悲苦情感流露出來。寒露沾衣,由暮入夜,滲人心底絲絲涼意。“嘆輕別,一襟幽事,砌蛩能說”,作者心中慨嘆,追憶離別,憂愁相見無期。這里作者形象地描繪到:蟋蟀泣訴低嗚,仿佛傳出自己內心滿懷的幽怨。作者傷感不斷,緊接著寫道:“客思吟商還怯。怨歌長、瓊壺暗缺。”詞人表達憂郁傷懷的情緒,凄楚徘徊,哀嘆不絕,敲缺唾壺,無盡的愁苦。隨后作者所寫三句,細致描寫殘荷凋零,秋思悠長的景象。伊人香消殆盡,歲月流逝不停。“玉骨西風,恨最恨、閑卻新涼時節”,作者情到傷感之處,執著真切,揮之不去。西風高潔,我自明凈,牽掛之人不能共感秋思,自己無限的遺恨。最后一句作者筆鋒突轉,寫道:“楚簫咽,誰倚西樓淡月。”詞人語出心底,通過簫聲幽咽,將自己一腔傷情別離寄托其間。簫咽悲涼的風格,是中國樂感和表情的協奏精品,裊裊飄來,使人愁緒交織。隨之發問:寂寞憂傷的是為何人?言語之外,非我為誰!
這首詞結構嚴謹,詞采精麗,語言凝練,用語清雅,表達的客愁別恨,幽婉含蓄,運用傳神的描寫,步步道出,富有層次之感。
有美人兮,招不至、幾回凝佇。
玉骨西風,恨最恨、閑卻新涼時節。
上一篇:宋詞《滿江紅·陳亮》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滴滴金·楊無咎》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