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這首詩的最大特色在于寫出垂柳的動人風貌與其所處冷落環境的鮮明對比。
詩前兩句極力描繪垂柳的豐姿神采。作者緊緊扣住楊柳生長的最迷人的季節和時刻——春風中。在和煦的春風吹拂下,柳樹一變寒冬臘月的枯澀形象,她迅速地換上新裝,千枝萬條,伸腰展眉,青翠欲滴。她的枝條是那樣紛繁茂密,她的顏色是那樣青春幼嫩,她的身段是那樣修長柔軟,簡直像一個歡快的美女,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多么令人愛憐啊!這里,作者用“春風千萬枝”,用“嫩于金色”、“軟于絲”,繪聲繪影,使人感到特別親切、可感、可愛!
但作者于三、四句筆鋒一轉,又如泣如訴地傾吐人們對她的不公,人們把她遺棄在洛陽城中那個早已荒廢的永豐坊花園里,而且還是在園子的西角,再也不會有人去理會她、欣賞她!
正由于作者對垂柳先行美妙的描繪,因而對她隨后遭到的冷落,人們自然要感到惋惜、嘆息,并為之打抱不平了,詩的藝術力量也正從這里凸現出來。大概也正因此,這首詩得以迅速“傳入樂府,遍流京都”,武宗皇帝(《樂府詩集》作宣宗)讀了也為之動容,詔令“取兩枝植于禁苑”,當時的河南尹盧貞也特地作詩奉和(以上見盧貞和詩序)。
唐孟棨《本事詩》說:此詩是白氏以為自己年事已高,而妓人小蠻年方豐艷,因而借此以托意。這個說法不可靠。今人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以為“比喻賢才不得地也”,可備一說。
河南尹盧貞和詩序提到“永豐坊西南角園中,有垂柳一株,柔條極茂,白尚書曾賦詩”云云,盧氏于會昌二年(842)為河南尹,白氏也于會昌二年以尚書致仕,則可知白氏此詩當作于會昌二年前后。
上一篇:白居易《過天門街》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張九齡《自君之出矣》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