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沁園春①·劉過》
寄稼軒承旨,時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風雨渡江②,豈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坡仙老,駕勒吾回③。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④。二公者,皆掉頭不顧,只管銜杯。 白云天竺飛來。圖畫里、崢嶸樓觀開。愛東西雙澗,縱橫水繞;兩峰南北,高下云堆⑤。逋曰不然,暗香浮動⑥,爭似孤山先探梅。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⑦。
①沁園春,詞牌名。 ②渡江,從杭州渡過錢塘江到紹興。 ③香山居士,白居易。林和靖,林逋。坡仙,蘇軾。駕勒吾回,強拉我回去。 ④西湖正如西子,見蘇軾《湖上初雨》。照臺,鏡臺。 ⑤“天竺飛來”六句,白居易在杭州時非常欣賞靈隱、天竺(寺)一帶風景。 ⑥暗香浮動,出自林逋《山園小梅》:“暗香浮動月黃昏。” ⑦徘徊,流連。
此詞體制與題材均奇特,才氣橫溢,如同散文一般,沒有受格律的束縛。
開篇“斗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把樊噲放到一個大氣的環(huán)境里,可與劉邦的《大風歌》相比。然而沒有盡興,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被白居易、林逋、蘇軾三位“駕勒吾回”,游起水軟風輕的西湖來。東西二澗,南北高峰,里外二湖,孤山訪梅,欲放而抑。此人打破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時空界限,讓時代不同但都與杭州有密切關系的先賢起死回生,共同演繹一場挽留詞人、不放他離杭的喜劇;同時又匠心獨運,隱括他們詩中描繪杭州景物的佳句,編排了一番相互爭斗。首先應游杭州何處的精彩對白如此鮮活生動、風趣盎然的譎幻情節(jié),有詞以來實不多見。“辭雖曠達(悠閑)情實郁抑”,能像蘇軾“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嗎?看來月下花前,不能慰藉劉過。
劉過一生力主恢復北土,并一直積極實踐。1164年“隆興和議”之后,南宋士大夫“諱言恢復”,文恬武嬉醉生夢死得過且過,到劉過作此詞的嘉泰三年(1203),已經(jīng)“太平”了四十年。劉改之借三位古人的名作描繪渲染“暖風熏得游人醉”的西湖,與樊噲“斗酒彘肩”風雨渡江的濃墨大筆粗線條形成鮮明對比。關西大漢執(zhí)鐵板的高唱:“豈不快哉!”壓倒了風雨,對淡妝濃抹的西子、崢嶸圖畫的樓觀和暗香疏影的梅花來說,不啻振聾發(fā)聵的晴天霹靂。臨安快要化為鬼域和陰曹地府了!“風雨渡江”顯然是劉過旦夕向往的“北伐”的象征。
這是劉過直接寫給辛棄疾的第一首詞,辛棄疾非常喜歡。全篇構思極新穎奇妙,詞人對辛棄疾這元老重臣的首次邀約,既表示盛情難卻,又婉言暫不能至,措辭不卑不亢,態(tài)度不即不離,處理方式極為得體。
●沁園春,參見第401頁相關介紹。
●劉過的行輩比辛棄疾晚,地位也相差懸殊。但他照樣不拘禮數(shù)地同這位元老重臣、詞壇泰斗呼名道姓,開些玩笑。洋溢于詞中的豪情逸氣、雅韻騷心是同他的“天下奇男子”的氣質(zhì)分不開的。俞文豹《吹劍錄》云:“此詞雖粗而局段高,固可睨視稼軒。視林、白之清致,則東坡所謂淡妝濃抹已不足道。稼軒富貴,焉能凂我哉。”這首詞的體制和題材都富有創(chuàng)造性,它大起大落,縱橫捭闔,完全解除了格律的拘束,因而顯得意象崢嶸,運意恣肆,雖略失之于粗獷,仍不失為一首匠心獨運的好詞。當然像這樣調(diào)侃古人、縱心玩世的作品,在當時的詞壇上的確是罕見的。難怪岳飛的孫子岳珂以“白日見鬼”相譏謔。
●斗酒彘肩。出自《史記·項羽本記》,寫樊噲在鴻門宴上瞋目視項王,飲斗卮酒,啖生彘(豬)肩事。原文如下:
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劉過《沁園春》中“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坡仙老,駕勒吾回”句,提到三位與杭州有關的名人:白居易、林逋、蘇軾,并化用了他們的著名詩詞,其中“暗香浮動”是歷代詠梅詞中最著名的詩句之一。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古往今來,有不少詩人都詠過梅花,在大量的詠梅作品中,最為歷代讀者稱道贊賞的,就是林逋的這首《山園小梅》。
詩的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zhì)不同凡花,百花飄零凋謝,獨有梅花卻茂盛妍麗地開放。小園中只有她占盡美好的風光。歌頌梅花的傲雪耐寒,寄托詩人在逆境中堅貞不移的品格,這在古典詩詞中雖然不算是創(chuàng)見,但是把梅花寫得這樣美,卻是罕有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聯(lián),歷來被讀者譽為詠梅的絕唱,完美地表現(xiàn)出梅花的淡雅和嫻靜。疏疏落落的梅枝,縱橫交錯,映在清淺明澈的池塘中。作者不是直接寫梅的姿態(tài),而是著重寫水中的梅影,所以更顯她的搖曳多姿。下句寫梅花的香氣。黃昏的淡月下,飄散著縷縷幽香,很雅致,很有韻趣。三聯(lián)是說“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tài)度,從側面加強前面一聯(lián)描繪出來的梅花的美。霜禽想要在梅枝上停息,必須先偷眼看看。這里寫出了霜禽對梅花不敢隨隨便便,而是既愛且敬。粉蝶如果知道有梅花,也一定是對她無限深情。這樣,梅花的美又從其他動物如何對待她的態(tài)度中表現(xiàn)出來了。尾聯(lián)是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須要酒宴歌舞這樣的豪華。這樣,詩中的梅花形象,就帶有作者本人的濃厚的感情色彩。
看來劉過引此詩也是有用心的。西湖本就是天下美景,南宋后文人騷客以為意象更是不勝枚數(shù)。西湖風景意象最大特點,就是以藝術的、人性化的風景為主流或主導特征,代表了西湖風景的精華和最佳吸引物。
斗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上一篇:宋詞《沁園春·劉過》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洞仙歌·盧祖皋》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