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念奴嬌①·陳三聘》
水空高下,望沉沉一色,渾然蒼碧②。天籟不鳴涼有露③,金氣橫秋寂寂④。玉宇瓊樓,望中何處⑤,月到天中極。御風(fēng)歸去⑥,不愁衣袂無力⑦。 此夜飄泊孤篷,短歌誰和⑧,自笑狂蹤跡。咫尺藍橋仙路遠⑨,窅窅云英⑩消息。疏影婆娑B11,恍然身世,我是尊前客B12。一聲凄怨,倚樓誰弄長笛B13。
①念奴嬌,詞牌名。 ②渾然,形容混同在一起不可分割。 ③天籟,自然界的聲音,萬物自然而然發(fā)出的聲音。如風(fēng)聲、鳥聲、流水聲等。 ④金氣,秋氣。橫秋,充塞秋天的空中。寂寂,形容寂靜。 ⑤望中,視野之中。 ⑥御風(fēng),乘風(fēng)飛行。 ⑦衣袂,衣袖。 ⑧短歌,形式短小的漢語古典歌行詩。 ⑨藍橋,轉(zhuǎn)指情人相遇之處。相傳唐代秀才裴航與仙女云英曾相會于此橋。 ⑩窅窅,遙遠貌。 疏影,疏朗的影子。婆娑,形容盤旋和舞動的樣子。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倚樓,倚靠在樓窗或樓頭欄干上。
這首詞體現(xiàn)了作者婉約清麗的詞作風(fēng)格。
上片寫的是夜晚舟泊江岸看到的秋景和望月的想像。首句“水空高下,望沉沉一色,渾然蒼碧”寫此時詞人正在舟上,高處是天,低處是水,舉目四望,夜色沉沉,周圍一片深青。“天籟不鳴涼有露,金氣橫秋寂寂”寫四周一片寂靜,聽不到什么聲音,空氣清涼,凝結(jié)成露水,秋氣充滿寂靜的天空。玉宇瓊樓,美玉建成的樓閣,是古人對月中廣寒宮的美妙想象,想望之間,月亮已懸在天空正中的高處。“御風(fēng)歸去,不愁衣袂無力”寫作者想要乘風(fēng)飛向那月宮,因為有風(fēng)可乘,所以不擔(dān)心衣袖揮舞得沒有力量。蘇軾《水調(diào)歌頭》寫道:“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表現(xiàn)對月宮仙境產(chǎn)生的向往和疑慮,而本詞表達的向往是直接的、沒有牽掛的。
下片主要寫自己的孤獨感受及對愛情的渴望。“此夜飄泊孤篷,短歌誰和,自笑狂蹤跡”三句寫這一夜,在孤舟中漂泊,吟唱短歌,卻無人來和,只得暗笑自己的行為恣情放縱。“咫尺藍橋仙路遠,窅窅云英消息”與上片相連,裴航飛到月宮去找玉杵臼的內(nèi)容,是由上文詞人幻想自己飛到月宮的內(nèi)容而引發(fā)的。“疏影婆娑,恍然身世,我是尊前客”作者恍然之中,眼前仿佛有疏朗秀美的身影在盤旋舞動,忽然之間,連自己的身世也茫然了,覺得自己就是持樽飲漿的裴航,多么幸福,多么超然。好夢易醒,一聲哀怨的長笛聲傳來,把詞人從夢境里喚醒,不知是誰倚著樓欄在吹奏。把人從美好溫馨的仙境又帶回到孤獨冷落的現(xiàn)實。
全詞詞句淺近而典雅,婉約而大氣,秋景描寫可以說是秋意縱橫,幻想愁思又表現(xiàn)得浪漫纏綿,用典和諧準確,化用貼切自然,顯示了作者嫻熟的藝術(shù)技巧。
●念奴嬌,參見第92頁相關(guān)介紹。
●藍橋典故。傳說裴航為唐長慶間秀才,游鄂渚,夢得詩:“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買舟還都。后路過藍橋驛,遇見一織麻老嫗,航渴甚求飲,嫗呼女子云英捧一甌水漿飲之,甘如玉液。航見云英姿容絕世,因謂欲娶此女,嫗告:“昨有神仙與藥一刀圭,須玉杵臼搗之。欲娶云英,須以玉杵臼為聘,為搗藥百日乃可。”后裴航終于找到月宮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云英,夫妻雙雙入玉峰,成仙而去。蘇軾詞云:“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云英?”
蘇軾也曾用藍橋的典故寫過詞作,可對比欣賞。
南歌子
蘇軾
雨暗初疑夜,風(fēng)回便報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云英?只見多情流水伴人行。
這首小詞,從輕松處著筆,聊發(fā)聯(lián)想,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歸去。上片開頭所寫晴雨變化,當(dāng)是江南三月之實情。由于夜來陰雨連綿,時辰到了,不見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陣春風(fēng)把陰云吹散,迎來的已是晴朗天氣。“淡云斜照著山明”寫的是晨景,并非暮景。初升朝日,其光亦斜,亦是先把山頭照得明亮。既是晴天,便可繼續(xù)上路了。接下來“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一句寫得清新輕快的是春朝雨后乘馬行于溪邊路上之情味。下片著重寫裴航遇云英,雙雙成仙的傳奇故事,卻從“卯酒醒還困”一句引發(fā)出來。卯酒,早晨卯時飲下之酒,亦即蘇軾曾戲稱為“澆書”之“晨飲”(見魏慶之《詩人玉屑》)。所謂“醒還困”,既說酒未全醒,也說夜來睡眠不足,于是很自然地,單調(diào)而有節(jié)奏的踢踢踏踏的馬蹄聲,就引起神仙故事的聯(lián)想了。蘇軾此詞中所謂“仙村”,即指藍橋而言;所謂“夢不成”者,謂神仙縹緲不可求,故有“何處覓云英”之感嘆。最后,從幻想回到現(xiàn)實,為了找尋一點慰藉,作者覺得路邊的溪水也還是有情的,它正鳴奏著潺潺的樂曲,伴隨著自己,向前流淌著,這就是“只見多情流水伴人行”。
“流水”意象多用來比喻愁緒綿綿不絕如水一般。如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一句;而本詞中“只見多情流水伴人行”則用流水喻依依不舍的深情。
天籟不鳴涼有露,金氣橫秋寂寂。
藍橋何處覓云英?只見多情流水伴人行。
上一篇:宋詞《念奴嬌·蘇軾》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揚州慢·姜夔》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