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郊
擊石乃有光, 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 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 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 豈能長少年?
這是一首勸勉詩,勉勵青少年立志求學、及早成才。
詩篇通俗易懂。第一、二句:擊石才可取火,不敲擊的話,連煙都沒有。現代有火柴、打火機之類,古代靠的是擊石取火,因此,這在唐代是人人皆知的、極為日常的事。以此作比,淺顯明白。第三、四句:人經過學習才懂得道理,不學的話,是不能懂得道理的,這猶如“擊石有光”、“不擊無煙”一樣明明白白。第四、五句:萬事必須依靠自己的運用、實踐,才能學好、用活,別人學得再好、用得再活,那只表示別人的賢明,而并非自己能干。這兩句詩進了一步,由學習講到了運用,由知識講到了實踐,是很深刻的,不只是叫人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而是叫人讀了要用。第七、八句:要趁著青春年華的時候,及早讀書、實踐,一個人怎么能夠永遠年輕呢?意思是要抓緊時機,勤學向上,不能蹉跎時光。
這首詩語言樸實,比喻貼切巧妙,道理深入淺出,給人以啟迪。詩人孟郊年近半百才中進士,也許正是自己的甘苦之談,諄諄勸勉后學,言近意遠。
上一篇:《劍客·唐·賈島》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勸學·宋·朱熹》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