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桂枝香①·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②,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③,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④。
①桂枝香,詞牌名。 ②門外樓頭,用杜牧“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二句的亡國悲恨詩意。 ③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合稱六朝。 ④后庭遺曲,陳后主游宴后庭,其曲有《玉樹后庭花》,見《南史·張貴妃傳》。
這首詞語言蒼勁,意境開闊,風格曠遠清新,雄健壯美。上闋寫景,勾勒一幅雄偉壯麗的金陵晚秋圖。下闋懷古,揭露了六朝統治階級“繁華競逐”的奢侈生活,結句則是對當道者的警醒,充分顯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廣。
上片開頭三句寥寥數語即交代清楚時令、地點、天氣,并把全詞置于一個憑欄遠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肅殺的氣氛之中,氣勢不凡。以下“千里澄江似練”寫水,“翠峰如簇”寫山,從總體上寫金陵的山川形勢,更給全詞描繪出一個廣闊的背景。“征帆”二句具體描寫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無數征帆于落日余暉中匆匆駛去。隨著征帆漸漸遠去,詞人的視野也隨之擴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為一體,在一個更加廣漠的空間寫出長江的萬千儀態。遠去的征帆像是漂漾在淡淡的白云里,飛舞的白鷺如同從銀河上驚起。
下片前三句所念者,是以往于金陵建都的六朝統治者,豪華競逐,荒淫誤國;所嘆者,是鄙夷他們到頭來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門外樓頭”式的悲劇,實在是既可悲又可恨。“千古憑高”二句則是批判千古以來文人騷客面對金陵山川只知慨嘆朝代的興亡,難從六朝的相繼覆滅中引出歷史的教訓。“寒煙芳草凝綠”顯然流露出作者對北宋王朝不能勵精圖治的不滿情緒。全詞重點在結句,作者不似杜牧那樣去責怪商女無知,而是意在言外:歌妓們至今還唱著亡國之音,正是因為當權者醉生夢死,此結句無異于對北宋當局的警告。
此詞立意新穎,高瞻遠矚,表現出一個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見;章法上講究起承轉合,層次井然,極類散文的寫法;首尾圓合,結構謹嚴,逐層展開,絲絲入扣。用典貼切自然:“千里澄江似練”乃化用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星河鷺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詩意。“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用的是隋滅陳的典故:當隋朝大將韓擒虎兵臨城下時,全無心肝的陳后主還正在和寵妃張麗華歌舞作樂。
●王安石,世稱王荊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詞風瘦削雅素,一洗五代舊習,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余風作出了貢獻。
代表詞作:《千秋歲引·別館寒砧》《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浣溪沙·百畝中庭半是苔》《菩薩蠻·數家茅屋閑臨水》《桂枝香·金陵懷古》等。
●桂枝香,又名《疏簾淡月》。雙片一百零一字,前后片各五仄韻。宜用入聲韻。前后片第二句第一字是領格字,宜用去聲。前后片第四、五句,可看作一個十字句,用上六下四或上四下六均可。
詞的結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立意高遠,讀者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首詩。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詩人通過寫夜泊秦淮所見所聞,寄寓自己深沉的感慨,同時揭露了晚唐統治集團中的上層人物沉溺聲色,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由東晉到宋、齊、梁、陳等王朝,都相繼建都金陵,秦淮河就成為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尋歡作樂,縱情聲色的所謂“金粉”之地。唐王朝建立后,雖然京城在長安,但秦淮河的情況仍然如昔。詩人夜泊秦淮,目睹紅燈綠酒,耳聞笙歌艷曲,觸景而生情,寫了這首千年傳誦的名篇。全詩構思頗具匠心,言近旨遠,含蓄深沉,是杜牧七絕中的優秀篇章。
商女即歌女,古詩文中常以這一意象典故隱喻當權者不顧國家興亡而醉生夢死地生活。
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上一篇:宋詞《木蘭花·張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橫塘路·賀鑄》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