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居初夏午睡起二首
梅子留酸軟齒牙(1),芭蕉分綠與窗紗(2)。日長睡起無情思(3),閑看兒童捉柳花。
松陰一架半弓苔(4),偶欲看書又懶開。戲掬清泉灑蕉葉(5),兒童誤認雨聲來。
【解析】此詩所寫的是作者夏日午睡醒來的剎那間的感受。從“日長”二字,可斷定是為夏日。夏日午眠,最易貪睡。醒來之后,睏意未除,這種感覺是人人皆有的。芭蕉的綠葉,有的正遮住視向窗外的視線。此詩妙就妙在第三句,“日長睡起無情思”,這是人人有之的感受。所謂“無情思”,是既“無情”亦“無思”,說的是人睡起之時,半睡半醒的狀態(tài)。這情,可以理解為感覺;這思,可以理解為思緒。既沒有什么感觸,也沒有什么思緒。這里用的是“睡起”而不是睡醒(或曰覺),極為深刻傳神。因為只是身子起來了,大腦仍然處于半睡半醒的狀態(tài)。這時你招呼他他可能聽不見,正是一種懵懂的狀態(tài)。作者坐在臥榻上,窗外的庭院中,一壁廂是芭蕉,一壁廂是孩子們在玩耍:捉柳花而為戲。這“閑看”二字極為傳神。閑看,是既在看,又沒看;不知為什么看,又不知所以不看。與其說是在看,不如說什么也沒看,只因孩子們嬉戲在他的視野中,于是才看。第二首寫的是作者起來出外,偶然想起看書卻又懶得翻開,這還是寫睡意朦朧之狀。而孩子們依然在那里玩耍。作者捧起清清的泉水灑落在芭蕉葉上,刷刷的響聲傳出去,孩子們懷疑是雨點打在芭蕉葉上,以為是雨聲。這一舉動雖然不能說是一種惡作劇,但也確實是在嬉戲。作者無非是逗孩子們玩一玩,以逞閑暇之興而已。有人以為是借與孩子玩笑而擺脫寂寞無聊的心境,恐言之過甚。說寂寞,當然未嘗不可;說無聊,似無實據。這里寫的正是一種閑居的情趣,反映了熱愛生活,熱愛兒童的情致。詩人的靈感從何而來?有時極復雜,有時也極簡單。復雜者需要作者終生體驗,琢磨、追索,所謂“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者是也。有時只要抓住一閃即逝的剎那間的真實感受,寫出來就是。一般人任其一閃而逝,詩人捉住了這一感受,寫出來,就是靈感。此詩便是。
上一篇:經典《長相思》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閨怨》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