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鳳棲梧①·程垓》
九月江南煙雨里。客枕凄涼,到曉渾無寐②。起上小樓觀海氣③。昏昏半約漁樵市④。 斷雁西邊家萬里⑤。料得秋來,笑我歸無計。劍在床頭書在幾。未甘分付黃花淚⑥。
①鳳棲梧,詞牌名。 ②客枕,指客居。無寐,睡不著。 ③海氣,海上蜃氣。光線經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折射或反射,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 ④漁樵,漁人和樵夫。也指歸隱的人。 ⑤斷雁,失群的雁;孤雁。 ⑥黃花,指菊花。
本詞盡顯詞人瀟灑脫俗,摯婉蘊藉,清新綿邈的風格。詞的內容寫詞人客居江南的思鄉之情。
上片寫江南九月煙雨迷離,詞人因思念家鄉而一夜未眠。“九月江南煙雨里”開篇便渲染了江南煙雨的景象,凄冷憂傷,如綿綿不絕之愁思。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客枕凄涼,到曉渾無寐”,寫出遠在異鄉的游子因孤獨與思念親人竟夜不成眠。“起上小樓觀海氣。昏昏半約漁樵市”寫出作者因百無聊賴之際,登高觀賞海市蜃樓,隱約中看見漁人樵夫自在地在市場上游逛,更添加了作者的凄清孤獨之感。
下片寫思鄉的心理活動。“斷雁西邊家萬里”一句寫失群的大雁在西邊兒,自己的家鄉遠在千萬里之外。“料得秋來,笑我歸無計”寫作者想是到了秋天,也在嘲笑我歸鄉無望。“劍在床頭書在幾。未甘分付黃花淚”一句寫自己也是文武全才之人,志向只能隨淚流給菊花了。無計歸鄉,志向不得伸展,使人感慨落淚!
此詞最大的特色是借景抒情。“九月江南煙雨里”“斷雁西邊家萬里”“未甘分付黃花淚”三句恰當地襯托出作者的孤獨傷感,為全文籠罩上一種凄涼愁苦的味道。程垓的這首小詞,寫得富有詩情畫意,情境相依,頗能顯示出“美文”的藝術魅力。
●鳳棲梧,參見第22頁相關介紹。
●漁樵耕讀的寓意。漁樵耕讀的寓意有很多說法,這里列舉其中的一種。漁是東漢的嚴子陵,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于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樵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出身貧寒,靠賣柴為生,但酷愛讀書。妻子不堪其窮而改嫁他人,他仍自強不息,熟讀《春秋》《楚辭》,后由同鄉推薦,當了漢武帝的中大夫、文學侍臣。耕所指的是舜在歷山下教民眾耕種的場景。讀則是講述蘇秦埋頭苦讀的情景。戰國時縱橫家蘇秦到秦國游說失敗,為博取功名就發憤讀書,每天讀書到深夜,每當要打瞌睡時,他就用鐵錐子刺一下大腿來提神。漁樵耕讀是農耕社會的四業,代表了民間的基本生活方式。現代人之所以喜歡漁樵耕讀,應該是對這種田園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吧。
●(孤)雁的意象:代表孤獨,思鄉,思親,音信,消息。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人戴復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
除了表達思鄉之情的詞作,程垓亦有清新自然、活潑婉雅之作。
愁倚闌
程垓
春猶淺,柳初芽,杏初花。楊柳杏花交影處,有人家。
玉窗明暖烘霞。小屏上、水遠山斜。昨夜酒多春睡重,莫驚他。
“春猶淺”說春色尚淡。柳芽兒、杏花兒,皆早春之物,更著一“初”字,正寫春色之“淺”。“楊柳”句總前三句之筆,以“交影”進一步寫景物之美,綴一“處”字,則轉為交代處所,緊接著點出這里“有人家”。從“交影”二字看,這里正是春光聚會處,幽靜而又充滿生機和活力。詞的下片首兩句,轉入對室內景物的鋪排,與上片室外一派春光相對應。窗外楊柳杏花交相輝映,窗內明暖如烘霞,給人以春暖融融,陽光明媚之感。而小屏上“水遠山斜”的圖畫,亦與安謐的春景相應。“小屏”一句,語小而不纖,反能以小見大,得尺幅千里之勢,“水遠山斜”正好彌補了整個畫面上缺少山水的不足。這正是小屏畫圖安排的絕妙處。此詞一句一景寫到這里,一幅色彩、意境、情調極為和諧的風景畫就鋪排妥當了。作者以清麗婉雅的筆觸,在這極有限的字句里,創造了一種令人神往的境界,然后才畫龍點睛,正面點出那位酒后春睡的“他”。“莫驚他”三字,寫得靜悄悄、喜盈盈,與全詞的氣氛、情調極貼切,語雖平常,卻堪稱神來之筆。
劍在床頭書在幾。未甘分付黃花淚。
昨夜酒多春睡重,莫驚他。
上一篇:宋詞《鳳棲梧·柳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千秋歲·秦觀》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