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蒹葭》原文|注釋|賞析
《詩經(jīng)》
蒹葭蒼蒼①,白露為霜。所謂伊人②,在水一方③。溯洄從之④,道阻且長⑤。溯游從之⑥,宛在水中央⑦。
蒹葭凄凄⑧,白露未晞⑨。所謂伊人,在水之湄⑩。溯洄從之,道阻且躋(11)。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12)。
蒹葭采采(13),白露未已(14)。所謂伊人,在水之涘(15)。溯洄從之,道阻且右(16)。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17)。
·注 釋
①蒹葭(jian jia):蘆葦。蒼蒼:青色。
②伊人:那個(gè)人,詩人所思念追尋的人。
③一方:水的另一邊。
④溯(su):逆流而行。洄(hui):迂回曲折的水道。這里的溯洄是說傍水走向上游。
⑤阻:險(xiǎn)阻,路上的各種障礙,指陸路難走。且:又。
⑥游:直流的水道。
⑦宛:可見貌,猶言分明,仿佛。
⑧凄凄:同“萋萋”,茂盛貌。
⑨晞(xi):干。
⑩湄(mei):水草交接處。
(11)躋(ji):升。
(12)坻(chi)水中小渚。
(13)采采:茂盛貌。
(14)已:止。
(15)涘(si):水邊。
(16)右:迂曲而向右繞彎。
(17)沚(zhi):水中小洲。
·導(dǎo)讀入境
蘆葦蒼蒼,深秋的白露變成了寒霜。我那思慕追尋的可愛的人啊,在水的另一方。迎著彎曲的水道去找,道路難走而且很遙遠(yuǎn)。順著直流的水道去找,又看見我那心上人,好像在曲水的包圍之中。蘆葦萋萋,長得非常茂盛。深秋的白露啊,還飄灑在蘆葦葉上。我思慕追尋的人啊,在水草的交接處。逆著彎曲的水道去找,道路難走并越走越高,很難接近。順著直流的水道去打,我那心上人又好像在水中的小島上。蘆葦萋萋,長得非常茂盛。深秋的白露啊,還凝結(jié)在蘆葦?shù)娜~片上,沒有消失。我思慕追尋的人啊,在那水的邊岸上。逆著彎曲的水道去找,道路迂曲忽又向右彎繞,順著直流的水道去找,她又好像在水中的小洲上。
·賞 析
這是一首思慕戀人而又求之不得的情詩。詩人在這首詩中,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愛情理想,而這種理想又不是一帆風(fēng)順,輕而易舉的,表現(xiàn)出追求理想愛情的艱辛。
此詩三章與前首《關(guān)雎》都是以景起興,引起詩人對理想愛人“伊人”的情思。第一章白露凝結(jié)為霜,暗示時(shí)間很早。后兩章的“未晞”、“未已”點(diǎn)明時(shí)間的推移,說明詩人佇立水濱眼望蒹葭、思念愛人時(shí)間已經(jīng)很長了。其實(shí),我們玩味一下“所謂”一詞,可覺出那一定是理想中想象中的愛人?!霸谒环健币沧屓擞X得虛無飄渺,難以尋覓。又以“溯洄”、“溯游”兩次摹擬,既寫出自己思念的深切,又寫出追求理想愛情的艱難,最后分別以“宛”字結(jié)尾,有畫龍點(diǎn)睛之妙。
此詩的另一個(gè)特點(diǎn)就是成功地使用了復(fù)沓的手法。按照時(shí)間的推移,三次重復(fù)地描寫了蒼蒼蘆花、清晨露水、曲折河道、水中小島、小洲,烘托出一片蒼涼的意境和一種凄婉的情調(diào)。把那種求“伊人”而不得的惆悵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此種景中情、情中景的描寫可說是砌合得天衣無縫,堪稱妙筆。
·思考題
當(dāng)今有首電視劇插曲即名為《在水一方》,此插曲從意境上對本詩有所借鑒,試分析。
上一篇:《詩經(jīng)》《關(guān)雎》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漢樂府《上邪》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