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李白·行路難二首(其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表現李白對建功立業的渴望,也流露出詩人有志難伸的悲憤。
原文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①。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②。
彈劍作歌奏苦聲,
曳裾王門不稱情③。
淮陰市井笑韓信,
漢朝公卿忌賈生④。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
擁彗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
輸肝剖膽效英才⑤。
昭王白骨縈蔓草,
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⑥。
注釋
①青天:喻大道的寬廣。不得出:無出路。 ②羞逐二句:意謂不愿同長安紈绔子弟那樣斗雞走狗虛擲光陰。逐,追逐。斗雞白狗:斗雞走狗等。 ③彈劍:指馮諼為孟嘗君門客,不滿意孟嘗君將他當作一般門客招待,便彈劍歌唱,使孟嘗君一再提高對自己的待遇。后助孟嘗君收得民心,擺脫了困境。曳裙王門:在顯貴者門下作食客。曳,拖。稱情:合乎心意。 ④淮陰句:韓信,淮陰(今江蘇淮陰縣東南)人,漢初名將,少年時好帶劍。市井無賴故意侮辱他,要韓信從自己胯下鉆過,韓信照做了,眾人都嘲笑韓信怯懦。賈生,即賈誼。 ⑤君不見四句:用燕昭王事:燕昭王,春秋時燕國國君,名平,為報齊王殺父之仇,招納賢士復興燕國,向郭隗救教,郭隗向昭王講了買千里馬的故事,并要昭王從他做起,昭王就為他建了宮室并尊他為師,然后下詔招賢。有了郭隗這個樣板,果然從各國來了很多賢士。擁彗折節:燕昭王曾放下王者身份親自為鄒衍掃雪開路,表示極為尊重。隨后劇辛、樂毅從別國來投。李白這里是感慨伯樂已亡,空有千里駒而無人賞識。彗,掃帚。 ⑥歸去來:即歸去之意。來,語助詞。
賞讀
首二句起筆不同凡響,以寬闊入青天的大道來映襯“我獨不得出”的境遇,留下許多潛臺詞,暗示出作者不同流俗的性格?!靶咧稹绷鋵懽约旱男闹竞筒坏弥镜默F實境遇。
李白對因斗雞而得寵的社中小兒嗤之以鼻,他不愿通過接觸紈绔子弟打開仕進之路。李白希望“平交王侯”,而權貴們卻并不尊重他,他感到不能忍受。詩人借韓信被辱、賈誼被嫉妒的典故寫出了他所受到的嘲笑、輕視、嫉妒,表現出他不得志的現實處境?!熬灰姟币韵铝涓璩敵跹鄧蓟ハ嘧鹬睾托湃?,流露出他對建功立業的渴望,表現了他對理想的君臣關系的追求。
燕昭王為招賢納士筑臺置金,親自掃除道路迎接賢士,結果賢士們紛紛前來,終于使燕國富強。君臣之間推心置腹的關系,是李白極為看重和衷心渴望的,但這種愿望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唐玄宗招李白進京并沒有重用他,只讓他寫一些歌功頌德的文字。詩人感嘆燕昭王已死,黃金臺無人打掃,已是表明他對唐玄宗的失望,皇帝的昏庸,大臣的腐敗和詩人的傲岸性格,決定了詩人不稱意、不得志的現實命運,這也是“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內在含義。結尾兩句詩人感受到現實社會對他的輕視、排斥,發出了“行路難,歸去來”的喟嘆,但李白建功立業思想占主導地位,他并不能像陶淵明一樣甘心歸隱,“歸去來”只是壯志難酬的憤激之詞罷了。
上一篇:《唐詩·李白·行路難二首(其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