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李白·行路難二首(其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是李白天寶三年(744)離開長安時所作。在抒發對現實的悲憤之中流露出積極向上的豪邁之情。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①。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②。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③。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④。
注釋
①斗十千:言酒價之貴。珍羞:珍美的菜肴。羞同饈。直同值。 ②欲渡二句:比喻人生坎坷,遭遇多舛。 ③閑來二句:意謂有些人功成名就,是因偶然的機會而使才能得以發揮。碧溪,即指姜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碝溪(今陜西寶雞市東南)釣魚事。夢日邊,伊尹見商湯以前,做夢乘舟過日月之邊。這里將兩個典故合用,表示人生遭遇,變幻莫測。 ④長風破浪句:比喻宏偉的抱負得以施展。南朝宋宗愨少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會,當。云帆:指航行在大海中的船只。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云霧之中。濟:渡過。
賞讀
李白素有“濟蒼生”、“安社稷”的宏大志向,被玄宗詔聘入長安后,本以為可以建立一番功業。但奸佞把持朝政,李白倍感壓抑,在宮中逗留不到兩年,被“賜金放還”,對功業的追求化為泡影。這使他認識到仕途的艱難,這就是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詩的前兩句寫朋友備下盛宴為李白餞行,既寫出了朋友對李白的深厚友情,也為下兩句感情的抒發作下鋪墊。三、四句寫李白停杯拔劍的苦悶。李白性喜飲酒,而如今面對美酒佳肴卻舉杯又停,離坐拔劍,茫然四顧。詩人用一連串動作形象地顯示他無法排解的內心苦悶和感情的激蕩變化。接下兩句是詩人對渡黃河、登太行的設想。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的艱難險阻,形象地說明李白的遠大追求在現實中遇到的阻礙和壓制,流露出作者的悲憤之情。七、八句作者暗用了兩位在政治上開始不順利,最終卻大有作為的人物,借呂尚、伊尹得遇明王的故事,來激勵自己不要失去追求的信心。“行路難”幾句是作者對艱難現實的又一次慨嘆,再次表現詩人在追求理想上的苦悶和彷徨。最后兩句是詩人對前程的一種憧憬,是他對理想一定能實現的堅定信心的展現,反映出李白積極用世、渴望建功立業的人生態度,也表現出詩人不甘屈服的豪邁性格。
這首詩的感情變化曲折強烈。全詩以寫酒為發端,借助詩人奇特的想象,忽而寫群冰塞川,忽而寫大雪封山,忽而寫古代高人賢士,忽而寫多歧路的現實,顯示出奔放飄逸的藝術風格,在絢爛瑰麗的藝術境界中,展示出一個個性突出,志向堅定,既滿懷悲憤,又有著堅定信心的豪放不羈的形象。
上一篇:《唐詩·李商隱·蟬》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李白·行路難二首(其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