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這一組詩為杜甫居成都草堂時作,題曰“尋花”,故首首皆寫到花。但從整體結構看,第一首是總提“尋花”之故,即所謂“江上彼花惱不徹”。第七首是總說“愛花”之由,即“只恐花盡老相催”。中間五首各取一有花之景,攝入鏡頭。
此首是寫在黃四娘家觀花。黃四娘,其人不詳。唐時女子之名常呼曰“娘”,“四”是排行。這里花的特點之一是“滿蹊”,花開成片,走到哪里哪里有花。特點之二是花密,千朵萬朵數不清,密鴉鴉把枝都壓彎了。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游戲之蝶,也被這里的花吸引住了,留連枝頭。留連還不算,還在花叢中時出時入地飛舞,戀著這一朵,又戀著那一朵,反正不肯離去。“自在嬌鶯恰恰啼”,自由自在的鶯,也被這里的花迷住了,哪兒也不去。一個賽過一個地用心啼鳴,象要把最好的歌貢獻給這些花。“恰恰”,有眾多密集、緊相連接之意,又表示鶯不只一只兩只也。王績《初春》詩: “年光恰恰來,滿甕營春酒。”這兩句從蝶、鶯落筆,實際上是在寫人,把蝶、鶯作為有知之物來寫,蝶、鶯尚愛此處之花如此,何況人乎?此時之詩人,也被此地之花吸引住了,看得出神,賞了這一叢(樹)又賞那一叢(樹),不只留連不忍去,簡直也要放開喉嚨高歌,與嬌鶯一比高低了。
此詩雖不甚佳,可以見子美清狂野逸之態,故仆喜書之。昔齊魯有大臣,史失其名,黃四娘獨何人哉,而托此詩以不朽,可以使覽者一笑。( [宋]蘇軾《東坡題跋》卷二)
此亦《竹枝》變調,而“顛狂”二字,乃七首之綱。覓酒伴而不值,所以獨步尋花也。其六之妙,在“留連”、“自在”,春光駘蕩,又覺惱人。(王嗣奭《杜臆》卷四)
首作覓伴,次作獨尋,次四作遍歷有花之處,末章復總發其意而寫之。諸絕句中多入方言,益知其仿《竹枝》之體。(黃生《杜詩說》)
詩并不佳,而音節夷宕可愛,東坡“陌上花開胡蝶飛”,即此派也。(施補華《峴傭說詩》)
此二詩在江畔行吟,不問花之有主無主,逢花便看。黃師塔畔,評量深淺之紅;黃四娘家,遍賞萬千之朵。少陵詩雄視有唐,本不以絕句擅名,而絕句不事藻飾,有幅巾獨步之概。(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上一篇:《江村即事·司空曙》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江行無題(百首選一)·錢珝》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