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陳子昂·登幽州臺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是陳子昂從軍時的失意之作。抒發(fā)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強烈悲憤以及生命個體面對茫茫宇宙、悠遠時空所感悟到的深刻孤獨和寂寞之感。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陳子昂隨武攸宜征契丹,任隨軍參謀,武攸宜不懂軍事,亦不采納陳子昂的意見,反而把陳子昂降為軍曹。在這種情況下,陳子昂眼看報國宏愿不能施展,懷著巨大的悲憤,登上幽州臺,感嘆燕昭王招賢興燕的史實,即景抒情,寫下了這首蒼涼悲壯的《登幽州臺歌》。
原文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②。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③。
注釋
①幽州臺:即薊北樓、燕臺、黃金臺。唐時屬幽州,故稱幽州臺。 ②古人、來者:指同燕昭王、樂毅一樣的賢君名將。 ③悠悠:長遠,空茫。
賞讀
這首詩首句中的“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詩人借這句詩抒發(fā)自己生不逢時,未遇到明君,才干不得施展的悲憤。“后不見來者”是說自己也不知道是否還有燕昭王那樣任用賢才的人。在前兩句詩中,詩人慨嘆自己生不逢時,有報國之志卻沒有報國之路。接著兩句寫詩人登上幽州臺極目遠眺而產(chǎn)生的無限感慨,面對天長地久的茫茫宇宙,詩人不禁感到自己孤單寂寞,因而愴然流淚。
在這短短的四句詩中,詩人并未敘說自己為何懷才不遇,而是借景抒懷,含蓄地表達出深沉強烈的情緒。讀這首詩,我們會深刻地感受到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浮現(xiàn)出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兀立著一位胸懷大志、憂國憂民卻因報國無門而泫然流涕的崇高詩人形象。
這首詩感情真摯激越,意境高遠。風格蒼涼悲壯,渾厚古樸,音節(jié)和諧,采取了長短錯落的楚辭手法。清人黃周星評論此詩說:“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古今詩人多矣,從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泣鬼。”
上一篇:《宋詞·黃庭堅·病起荊江亭即事》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宋詞·黃庭堅·登快閣》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