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李商隱·晚晴》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是一首寫景詩,在寫景中又不露痕跡地寓托詩人積極的人生態度。寫此詩時詩人離開朋黨爭權的長安,跟隨鄭亞到桂林當幕僚,并受到重視,感受到了一點人情溫暖,精神上得以解放。這首詩就是當時詩人欣喜樂觀心態的一種反映。
原文
深居府夾城,春去夏猶清②。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③。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④。
越鳥巢干后,歸飛體更輕⑤。
注釋
①這首詩作于大中元年(847)。 ②深居:幽靜的住處。俯:下視,下臨。夾城:兩邊筑有高墻的通道。 ③幽草:長在幽僻處的草。有詩人自況的意味。重:珍視。晚晴:當寄寓著詩人為鄭亞幕僚的境遇。 ④并添句:從高閣上眺望,看得更加遙遠。并,更。迥,遠。微注:夕陽余暉微微地照射。 ⑤越:廣西古代為百越聚居地之一。尾聯借飛鳥歸剿表現出詩人愉悅的心情。
賞讀
首聯點明詩人憑高遠眺晚晴的立足點和時間。詩人說自己居住在夾城(城門外的曲城),環境幽辟,時令正值清和的初夏。
詩人久陷朋黨之爭,而到這里得到解放,又逢晚晴登高遠眺,倍感心曠神怡,長期遭受風雨之苦的小草觸動了詩人之心,覺得這晚晴是“天意憐幽草”,所以更覺得“人間重晚晴”,從這里也可看出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頸聯是從細微處著手描畫晚晴。雨后晚晴,云散霧消,顯得樓閣與往日不同。雖然晚晴的夕陽余輝微弱,卻足以使小窗顯得明亮。這雖是對景的如實描寫,但字里行間透出了詩人此時心境的明朗欣喜。
尾聯寫遠眺所見的飛鳥歸巢。因“晴”所以“巢干”,因“巢干”而“體輕”,晴是多么美好,令飛鳥也覺舒適;由于天“晚”而“歸飛”,因是“歸飛”,心有所屬故覺體輕,雖“晚”而有歡暢。這樣的情境描寫,顯示出詩人托身有所、精神振作的歡暢。
詩人寫出了美好的晚晴景致,而蘊含自己的心境感受,而這種感受又似有似無,詩人不肯明說。是恰逢詩人心境好時觸景而作詩,詩中情是感情的自然流露。
上一篇:《宋詞·袁宏道·顯靈宮集諸公以城市山林為韻》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杜甫·曲江二首》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