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戚一西東,十年今始同。可憐歌酒夜,相對兩衰翁。
【箋釋】
[李益] 見本書卷四李益小傳箋釋。
[端公] 唐代對侍御史的別稱。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外郎御史遺補相呼為院長,上可兼下,下不可兼上,唯侍御史相呼為端公。”趙璘《因話錄》卷五:“御史臺三院:一曰臺院,其僚曰侍御史,眾呼為端公……二曰殿院,其僚曰殿中侍御史,眾呼為侍御……三曰察院,其僚曰監察御史,眾呼亦曰侍御。”《通典》卷二四:“侍御史之職有四,謂推、彈、公廨、雜事,定殿中監察以下職事,及進名改轉。臺內之事悉主之,號為臺端。他人稱之曰端公。其知雜事者謂之雜端,最為雄劇。”
[戚戚] 憂懼貌;憂傷貌。《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何晏集解引鄭玄曰:“長戚戚,多憂懼。”陶潛《五柳先生傳》:“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輯評】
《容齋隨筆》卷九《李益盧綸詩》:李益、盧綸,皆唐大歷十才子之杰者。綸于益為內兄,嘗秋夜同宿,益贈綸詩曰:“世故中年別,余生此會同。卻將愁與病,獨對朗陵翁。”綸和曰:“戚戚一西東,十年今始同。可憐風雨夜,相問兩衰翁。”二詩雖絕句,讀之使人凄然,皆奇作也。
《唐風定》卷二○:悲悽含蓄。
上一篇:《晚到盩厔耆老家》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長安逢故人》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