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菊花詩十二首(其十一)》菊夢
菊夢
瀟湘妃子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這是一首浪漫色彩很強的游仙詩。菊花竟然也有夢,而且夢見自己飛上了高天,天上有云彩有月亮,夢中的秋菊覺得自己一會兒和云彩混在一起,一會兒又好象就在月亮的身邊。究竟和誰靠得近些,自己也分不清楚了。這是詩的開頭兩句的意思。幾乎所有的注釋本都把“不分明”解釋為指夢境迷離不清晰,這是不對的。“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登仙”,指自己飛升上天。“非慕莊生蝶”,是說自己升天時飄然自在,飛得很輕松愜意,用不著去羨慕莊子在夢中化成蝴蝶之后方能產(chǎn)生飄飄欲仙的感覺。莊子必須化蝶方能飛升,而我卻能直接飛升,所以我不羨慕他。盡管里這樣,但我不愿老是在天上,一想到我與老朋友陶淵明的友情,我又飛回了人間。陶淵明愛菊,早已傳為文壇佳話,自不待言。那么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什么呢?我認為這兩句正反映了林黛玉內心的矛盾,是超塵出世呢,還是面對現(xiàn)實?矛盾的結局是:她與寶玉的“木石之盟”的強烈愛情,使得她終于不忍心棄之而去。雖然沒有人這樣講過,但我堅信這樣理解是最為符合曹雪芹的創(chuàng)作意圖的。“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前一句只是進一步描述菊花在夢中飄然遠飛時的情景,為后一句作鋪墊。是誰打斷了好夢呢?是蛩鳴之聲。因此,她要“惱蛩鳴”。“故故惱蛩鳴”,即特別煩惱蟋蟀的叫聲。“故故”,不能解釋為屢屢,好夢一旦驚醒,豈能再續(xù)?當然也就不會是“屢屢驚醒好夢”。夢中能“尋陶令盟”是多么地幸福,這個夢真該夢一輩子才好,醒來之后情形如何?“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理想與現(xiàn)實的反差竟是這樣大!此時的林黛玉早已預感到她與寶玉的愛情將是一場悲劇。
讀完十二首菊花詩,比較一下,誰的最好?李紈說:“《詠菊》第一,《問菊》第二,《菊夢》第三,題目新,詩也新,立意更新,惱不得要推瀟湘妃子為魁了。”這個評價,讀者是不會質疑的。
上一篇:《菊花詩十二首(其十)》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菊花詩十二首(其十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