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是一首題畫詩。題中的王宰,是和杜甫同時的著名畫家,擅長畫山水樹石,原籍和生平事跡已不可考。這首詩把詩情畫意溶為一體,是題畫詩中的上乘之作。
原文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①。
壯哉昆侖方壺圖,掛君高堂之素壁②。
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
中有云氣隨飛龍③。
舟人漁子入浦溆,山木盡亞洪濤風④。
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⑤。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⑥。
注釋
①能事:擅長的事。促迫;逼迫,倉促。真跡:書畫家本人原作。 ②昆侖、方壺:傳說中的仙山。昆侖在西,方壺在東。素壁:白壁。 ③巴陵:郡名,即今湖南岳陽市,瀕臨洞庭湖。這里實指洞庭湖。日本東:日本東面大海。全句極言水流之遠。赤岸:極遠之水岸,泛指江海之岸。 ④浦溆:水邊。亞:通壓,指枝葉下垂。洪濤風:掀起洪濤的狂風。 ⑤工:擅長。遠勢:指畫山水遠景。咫尺:指有限的畫面。論:編次,這里指有條有理。 ⑥并州:今山西太原,所產剪刀鋒利著稱。吳淞:吳淞江。上二句用晉索靖評顧愷之畫事:“恨不帶并州快剪刀來,剪松江半幅練墳歸去。”
賞讀
前四句寫王宰的創作態度具有大家風度,他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不受時間的催促,從容作畫,給人們留下珍貴的筆跡。五六句用昆侖方壺圖具體表達出王宰的畫給人以雄奇壯美的感受,抒發詩人觀畫時的內心情感和由衷的贊嘆。詩人在王宰的畫上看到:波瀾壯闊的江水從洞庭湖一瀉千里,直到日本東部海面,水勢浩渺連接天際,與連綿起伏的昆侖、方壺仙山相呼應,水山一體,蔚為壯觀。畫中云氣飛動,狂風猛烈,漁人駕舟躲避,山木被洪濤巨浪侵襲著低垂俯偃。詩人用夸張的手法把王宰的畫中的山水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意境開闊而氣勢充沛,顯示了王宰高超的畫技和瀟灑飄逸的風度。后四句是詩人對王宰的贊美,說王宰作畫符合“三遠法”的構圖原則,并且繪畫技巧曠古未有,在尺幅畫面上繪出了萬里江山景象。詩人深為王宰的畫所感染。結尾兩句用典,以索靖自比,把王宰畫與顧愷之畫相提,高度贊揚了這幅昆侖方壺圖的巨大藝術感染力,抒發詩人由衷的贊美之情。
這首詩詩情畫意融為一體,生動活潑,揮灑自如。清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說:“讀老杜入峽諸詩,奇思百出,便是吳生王宰蜀中山水圖。自來題畫詩亦惟此老使筆如畫。”
上一篇:《唐詩·杜甫·戲為六絕句》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清朝詩歌·錢秉鐙·揚州訪汪辰初》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