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②
此漢錚錚鐵,是當時呼天無路,目眥皆裂③。欲斬長鯨東海外,先恨上方劍缺④。使一疏輕投丹闕⑤。東市朝衣皆意計,賴圣明續爾頭顱絕⑥。爾不見,彼東澈! 天心早許孤臣節,只緋徊謫書一紙,已經年月⑦。門籍不除身許便⑧,如此重恩山岳。除感激更當何說!悟主從知非婞直⑨,恐浮名尚罪湘纍竊(10)。灑何地,一腔血!
注釋 ①《金縷曲·送梁節庵罷官歸里》共有三首。全面細致地敘述了梁鼎芬(號節庵)被罷官的經過及原因,重點表示了詩人對梁鼎芬遭遇的同情與對朝廷政敵的不滿,還對梁的歸里隱居生活作了許多設想與描寫,充分表現了詩人的真摯情意。這三首在盛昱詞集中,思想價值最高。梁鼎芬 (1859—1919),廣東番禺人,光緒進士。歷任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中法戰爭時(1883—1885),曾上疏奏劾北洋大臣李鴻章,被清廷以“妄劾”罪降五級調用。后為張之洞所重用,深受信任。1895年與康有為在上海設強學會。辛亥革命后成為清廷遺老。②《金縷曲》第一首稱頌梁鼎芬在這次中法戰爭中是堅決的主戰派,大聲疾呼,誓斬長鯨。向朝廷上疏,遭致奸臣陷害,幸被圣上赦免了死罪,君恩重如山。屈原因婞直而獲罪,君一腔熱血該向何處拋灑!此詞盛贊梁氏所做所為,予以充分同情,大力支持。③目眥:眼眶。④上方劍:即尚方劍。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之寶劍。⑤疏: 奏疏。丹闕: 紅色的宮闕。唐太宗《秋月即目》詩:“爽氣浮丹闕,秋興澹紫宮。”亦借指皇帝所居的宮廷。明呂大器《晚至閬州》詩:“豈無丹闕戀,終抱白云思。”⑥東市二句:有人算計你,欲置你于死地,幸有圣明皇上未使你被殺頭。東市朝衣: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被讒。“衣朝衣斬東市”,后因以“東市朝衣”為朝臣被殺之典。東市:漢代在長安東市處決死刑犯人,后以“東市”泛指刑場。續爾頭顱絕:未使你掉頭。⑦天心三句:朝廷早已嘉許你這忠臣的志節,因此有關貶謫你的詔書經過一年時間遲遲未下。⑧門籍不除:沒有免除朝臣身分。門籍:漢代朝臣持著書有個人姓名的門證,以出入宮門。梁鼎芬仍保有朝臣身分。故稱“門籍不除”。⑨婞直: 倔強。⑩湘纍: 指屈原。
上一篇:顧春《金縷曲·紅拂》
下一篇:旻寧《長齡入覲題四韻以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