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祐·〔雙調〕轉調淘金令》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思情(其一)
花街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樓謝館,怪他去閑游冶。獨立在簾兒下,眼巴巴則見風透紗窗,月上葡萄架。朝朝等待他,夜夜盼望他,盼不見如何價。
李邦祐傳世的散曲,僅四首《思情》,卻堪稱佳作。這里選的是第一首。
當少婦倚簾獨立,急切地盼望丈夫歸來之時,她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首先是“恨”、“怪”,恨他去花街柳陌、秦樓謝館即妓院聚集之處沾花惹草,尋歡作樂。其次是“等待”、“盼望”,而且是“朝朝等待”、“夜夜盼望”,盼望他終有天能回心轉意,重新來到自己的身邊。正是懷著這樣的向往,少婦才獨立在簾兒下,眼巴巴地向門外凝望。可是,從白日到黃昏,直到清冷的月光照上葡萄架,涼風漸起,穿透窗紗,身上感到陣陣寒意,哪兒能見到他的蹤影! 此時,少婦不僅身上涼了,連心里也覺得涼了:又白白地盼望了一天! 可是,“盼不見如何價”(“價”為語尾助詞),真是無可奈何!
從《思情》的另外三首可以看出,少婦對“他”之所以多情如此,那是因為他們二人曾經有過一段甜蜜的愛情生活。“當初共他,俏一似雙飛燕。”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女子還曾作出了犧牲,“咱因他棄了家私受了驅馳更離了故鄉”。二人曾經“共燃香”對天盟誓,女子是實心實意地,“止望和他同偕老”。雖然他“如今誤我,好一似失了群的雁”,雖然今日“要見他難上難”,但這位癡情的少婦還是心懷希望。不難想象,在徒然地盼望了一天之后,第二天她還是要繼續倚簾企盼,望眼欲穿。恨與愛,失望與希望交織在她的心底,而她的青春、她的生命就消磨在這虛幻的企盼之中。對于這位不幸少婦的悲劇命運,我們不能不表示深摯的同情。
上一篇:《周文質·〔雙調〕落梅風》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高明·〔商調〕金絡索掛梧桐》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