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是一首廣為傳送的詩篇。晉陵縣陸丞是杜審言的朋友,作了一首詩叫《早春游望》,寫的是游覽春景引動鄉思的內容,杜審言依照他的意思作了這首詩,抒發自己宦游的感慨和歸思。
原文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①。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②。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萍③。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④。
注釋
①宦游人:在異鄉做官的人。偏驚:對眼前的景物感到驚訝新奇。物節:隨節氣、時令而發生變化的景物、氣候。 ②出海曙:旭日從海水中升騰。海,借指長江。 ③淑氣:溫熙的春氣。黃鳥:黃鶯,入春始鳴。春光:晴朗的陽光。綠萍:浮萍的一種 。 ④古調:指陸丞的詩,已不可考。
賞讀
詩的首聯抒發感慨,說只有久居異鄉的游子才會對節物氣候的變化特別敏感。“獨有”“偏驚”強調語氣,“宦游人”既有杜審言本人,也包括陸丞。這兩句為末句“思歸”埋下了伏筆。
中間二聯寫在“早春游望”中聞見的物候。早晨,太陽未出,已是一片朝霞。一輪紅日從海平線升起后,天色大亮了,望眼看到的是一直延伸到江北的沒有凋殘的梅花和枝拂江邊的綠柳。接著寫春鳥、水草。黃鶯因感到春天的和暖,迫不及待地放聲歌唱;池塘中浮萍已由黃轉綠,由淺轉深。這兩句詩人通過紅梅綠柳,黃鳥浮萍的描寫,使人感到春天的活力,也寓含著詩人心中懷念中原故鄉的情感。
最后兩句點出“和”的本意。“古調”是指陸丞的《早春游望》,“忽聞”暗接“偏驚”。詩人本來思鄉情切,又被陸丞的詩觸動了思鄉之痛。于是潛藏的感情一下子爆發出來,忍不住潸然淚下,把身上的佩巾都濕透了。結尾這句,既點明歸思,又點出和意,結構謹嚴縝密。
這首詩篇末點題自然,首尾呼應,構思完整而獨特,語言色彩鮮明,聲調優美和諧,是五律中的典范之作。
上一篇:《宋詞·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近現代詩歌·龔自珍·詠史》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