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李賀先是因“家諱”風波受阻于進士考試。后來幾經曲折,才做了幾個月的九品奉禮郎,不僅官小位卑,且于國計民生毫無意義。這對一個以禮樂興邦的志士而言,這與其說是得官,倒不如說是受嘲。他曾把自己比作一株小松,本是深山為家,枝繁葉茂,石筍為伴,溪云環繞,迎風挺立,青翠欲滴;而為“奉禮郎”之后,則如松移瓦缽之內:繩束枝葉,刀剪龍髯,庭中呆立,目送凡俗之輩往還(見《五粒小松歌》)。處境如此,發“視馬之駿劣而為用”之思,就不難理解了。
三國時代,善于驍勇廝殺的戰將呂布,有一匹身如火炭般通紅的奇駿戰馬,日行千里,能馳城飛塹,歷溝壑如平地。正因有了這匹曰“赤兔”之神駿,呂布神威益顯,因而當時便有“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的贊語。意謂論驍勇,人間以呂布為最,論神速,馬中以赤兔為先;驍勇的戰將,騎神速之戰馬,旗鼓相當,相得益彰。這“赤兔無人用”,寫的便是駿馬不得其主之悲;“當須呂布騎”,“當須”二字,語氣決絕,是說駿馬定在真正的戰將之手,方得其才益顯。反言之,如果駿馬落入凡夫俗子之手,那就定會出現“策之不以其道,食(飼)之不能盡其才,鳴之不能通其意”(韓愈《馬說》)的悲慘情形。那么,即使再神駿的良馬,也只會“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馬詩》其六)了。
然而世上也確實有低劣之馬,那種馬除了供小孩子們嬉戲玩耍,幾乎派不上什么用場。“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睋d,古代的濊國(一個弱小的國名),出產一種低矬的小馬,濊國為了討好大漢皇帝,常將這種低矬的馬當玩具獻給中國。人騎上這種馬可以在果樹下毫無遮攔地行走,因而叫“果下馬”。作品說,如果是那種矮矬而無用的“果下馬”,那就任憑蠻劣而無禮的凡夫俗子們隨便羈絆鞭策好了。
這詩雖短,卻雙項設喻,前后為比,言奇駿須豪杰方能駕馭,劣馬一任蠻兒驅策。對照成文,寓意自見,且富治國用才之哲理,感喟殊深。
上一篇:元稹《重贈樂天》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