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詩歌·龔自珍·詠史》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詠史》詩作于道光五年(1825),作者當時因為喪母而客居昆山。作者借詠歷史,辛辣地諷刺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及一些士大夫沉迷聲色、勾心斗角、茍延殘喘的社會現實。
原文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①。
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②。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③。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④?
注釋
①金粉:形容東南地區的繁華綺麗。十五州:泛指蘇、浙、皖長江下游之地。萬重恩怨:各種勾心斗角的恩怨得失。名流:著名人物,作反語以諷刺那些爭名奪利、沒有才學骨氣的文人。 ②牢盆狎客:指鹽商門客。牢盆,煮鹽器,狎客,豪門貴族的幫閑人物。操全算:操縱大局。團扇才人:浮夸不學的人。東晉王珉,輕薄無能,年青時就當中書令,喜歡手執白團扇。踞上游:占據高位。 ③避席:離開席位,指逃避。稻粱謀:為衣食而謀。 ④“田橫”二句:反抗者走投降的路,難道都能得到高官嗎?
賞讀
這首詩也同以往多數詠史詩一樣,借古諷今,借歷史諷喻現實。
詩的前兩句“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作者寫了東南地區許多所謂“名流”們,彼此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結果制造了重重恩怨。在這繁華美麗的地方,社會風氣卻如此惡劣,人物的內心卻如此齷齪,兩相對比,反映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無情控斥?!袄闻栳蚩筒偃悖瑘F扇才人踞上游”這句則寫出了當時社會的統治者們的丑陋行徑。鹽官們及攀附者們身攬大權,而那些不學無術的輕薄之徒卻也身居高位,如此怎能治好社會?“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梁謀”這句則寫出了當時的文人學士們在嚴酷的文字獄下往往要逃避,不敢言語,哪怕要寫文著書,也是為了糊口之糧。作者在此也無情鞭笞了當時的社會制度。最后一句“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以反問結尾,給人留下了廣闊的思索空間,通過描寫田橫為保全名節而率眾自殺的壯舉,給人敲響了警鐘:記住,人還有尊嚴,不要喪失了自己的氣節和人格。同時,也與那些身居高位者的畏罪逃避的文人們作了鮮明的對比,反映他們道德淪喪,茍安怯懦的本性。
作者通過前六句的直白,在描寫中直接進行無情的批判和指責,進行無情的諷刺和鞭笞,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的社會制度的強烈憎恨,對統治者們無比的憤恨之情。作者通過歷史故事進行反詰,啟發人們去思考,去探討,加深了文章的諷刺力度,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剛直不阿,不畏高位的優秀品質和叛逆精神。
上一篇:《唐詩·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漢魏六朝詩歌·左思·詠史八首(其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