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解連環 孤雁》
楚江空晚,①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②正沙凈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③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④ 誰憐旅愁荏苒?謾長門夜悄,錦箏彈怨。⑤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暮雨相呼,怕驀地、玉關重見。⑥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
【注釋】 ①楚:泛指南方。②欲下寒塘:用唐崔涂《孤雁》詩意:“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③寫不成書:雁群在飛行時,常排列成行,隊形如字。孤雁在天,猶如一點,故言寫不成書。④因循:拖延。殘氈擁雪:漢蘇武出使匈奴,被囚于“大窯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nie聶)雪與氈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后匈奴對漢使者謊稱蘇武已死。使者說:漢天子在上林苑射雁,雁足上系信,說蘇武未死。見《漢書·李廣蘇建傳》。⑤長門:漢武帝陳皇后被廢后居長門宮,愁悶悲思。杜牧《旱雁》詩:“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錦箏彈怨:用錢起《歸雁》詩,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二十五弦,即指瑟,箏亦瑟類。⑥“暮雨”句:語本唐崔涂《孤雁》詩:“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怕:倘若,如果。玉關:玉門關,泛指北方。
【譯文】 我盤旋在傍晚楚江的上空,驚散離群已隔萬里之遙,我的心不禁焦慮苦悶惆悵。看地面、正是沙凈草枯水天接,我想飛下寒塘棲息,卻只能孤身只影自傷。寫不成書信了,我只能捎去一點相思衷腸。想必我已擔誤了傳遞久困胡地故人的書信與愿望。
有誰憐憫我旅居異地愁思與日俱增。而幽閉長門宮的故人,枉自在夜深人靜時彈怨調箏。想我的伴侶今夜猶宿在蘆葦叢,也曾心念我來春,將轉回到北歸的旅程。如果有朝一日,忽然我和同伴在暮雨中相呼,在玉門關重逢。待那時我看到人家半卷著畫簾,迎接飛燕雙雙歸來,就不會感到羞怨填胸。
【集評】 元·孔齊:“(張炎)嘗賦《孤雁》詞,有‘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人皆稱之日 ‘張孤雁’。(《至正直記》卷四)。
清·許昂霄:“(‘寫不成’二句)奇警”(《詞綜偶評》)。
清·譚獻:“(起句)亦是側入,而氣傷于傈。(‘寫不成’二句)槜李指痕。(‘想伴’句)如話。(‘暮雨’二句)浪花圓蹴,頗近自然”(譚評《詞辨》卷一)。
清·李佳:“張炎詞: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沈昆詞:奈一繩雁影斜飛,點點又成心宇。’周星譽詞:‘無賴是秋鴻,但寫人人,不寫人何處。’三詞詠雁字,各具巧思,皆不落恒蹊”(《左庵詞話》卷下)。
近代·俞陛云:“《孤雁》與《春水》詞,皆玉田少年擅名之作,晚年無此精湛矣。孔行素云: ‘玉田以此詞得名,人以張孤雁稱之。’ ‘寫不成書’二句,寫孤字入妙,即懷人之作,亦極綿幽渺之思,況詠孤雁?人雁雙關,允推絕唱。下闋‘伴侶’以下數語,替孤雁著想,沙岸蘆花,念其故侶,空際傳情,不讓唐人‘暮雨寒瑭’之句,借喻人事,亦‘停云’之誼,故劍之思也。”結句以雙燕相形,別饒風致,且自喻貞操也。(《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近代·陳匪石:“此為詠物之作。南宋人最講寄托,于小中見大,為《樂府補題》所載者。玉田尤以刻畫新警為工。首句側入,‘悵離群’九字,神來之筆,亦全篇作意。……‘未羞他’二句,‘重見’以后,苦盡甘來,已圓舊夢,淋漓興會,有志竟成。作者所深望也”(《宋詞舉》)。
現代·唐圭璋:“此首詠孤雁。‘楚江’兩句,寫雁飛之處。‘自顧影’三句,寫雁落之處。‘離群,‘顧影’,皆切孤雁。‘寫不’兩句,言雁寄相思,寫出孤雁之神態。‘料因循,兩句,用蘇武雁足系書事,寫出人望雁之切。換頭,言雁聲之悲。‘想伴侶’三名句,懸想伴侶之望已。‘暮雨’兩句,言己之望伴侶。末以雙燕襯出孤雁之心跡”(《唐宋詞簡釋》)。
【總案】 張炎詠物詞,世稱《孤雁》.《春水》,其佳處在于“所詠了然在目,且不滯留于物”。(《詞源》)此詞“且人雁雙關,允推絕唱”。作者把雁之孤獨凄冷與人之孤獨凄苦相互交融,一筆雙關,同抒人雁身處逆境而自強懷貞之高潔情懷,具有一箭雙雕之妙,豐富了詞的思想內涵,開闊了詞的意境。詠物詞最忌只見物而不見情,而此詞卻寄托深遠,形神兼備,情韻俱高。其雁雖然形單影只,飄泊寒塘,但它心想的卻是餐雪嚙氈之故人處境,心想的是夜宿蘆花之伴侶的思我之情,其處處為對方著想,不唯憐已更為憐人,品德之高尚,可欽可佩。即使其見雙燕歸來,仍不以孤獨為羞,即遺世獨立,不改節操之意,其身愈窮而志彌堅。詞用曲折之筆傳曲折之情,幽思綿緲。世人盛贊“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之句,只愛其纖巧。其實“殘氈擁雪”“長門夜悄”之句蒼涼悲壯,境界深闊,尤其為警策。
上一篇:周邦彥《解語花元宵》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克莊《賀新郎九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