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夷直《席上夜別張主簿》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裴夷直
紅燭剪還明,綠尊添又滿。
不愁前路長,只畏今夜短。
這是一首于筵席上送別張主簿的詩。主簿,官名。始于漢,后代多因之。凡中央各機構及地方郡、縣官府都設有主簿,負責文書簿籍,掌管印鑒,為掾使之首。張主簿其人,不詳。
詩破題即寫夜飲。古時燃燭,燭心長則光暗,故需不時剪去燼余的燭心。楊載《題火涉不花同知畫像》: “鷫鹴裘暖鳴鞭疾,翡翠簾深剪燭頻”。綠尊,酒尊,因酒綠色,故稱綠尊。王勃《郊興》: “山人不惜醉,唯畏綠尊虛。”首句寫夜,紅燭剪而復明,知夜已深;次句寫飲,綠酒添而又滿,知尚未盡興。兩句看似敘事,而情蘊其中。“語有全不及情而情自無限者” (王夫之《古詩評選》卷三),正可于此處見之。
三四句暗點題目的“別”。朋友即將遠去,前路漫漫,反說“不愁”;今夜雖短,畢竟相聚,反說“只畏”。話似無理,卻極盡其妙!因為“前路長”時已經分別了,愁又何用? “今夜(《全唐詩》作“今宵”)短”,將會越來越短,從人的心態說便會越來越畏(與“近鄉情更怯”的心態相似)。或云: “不愁”是與“只畏”相對而言,因為后者占據了此刻的全部心靈,而無暇去愁“前路長”了!總之詩表現惜別之情,手法新穎。首二句寓情于事;后二句敘感抒懷,惜別之情,由隱而顯,不過始終未直白地道出。
惜別的詩,重在一個“情”字。但像裴詩這樣不借景色映托,仍具深沉流美之致,蓋因其情長也。
上一篇: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隆基《幸蜀西至劍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