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疏影》
苔枝綴玉。①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②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③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④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⑤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⑥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⑦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⑧等恁時、重覓幽香, 已入小窗橫幅。⑨
【注釋】 ①此指苔梅。《武林舊事》云:“苔梅有二種,一種宜興張公洞者,苔蘚甚厚,花極香;一種出越上,苔如綠絲,長尺余。”范成大《梅譜》謂紹興、吳興一帶多古梅,“苔須垂于枝間,或長數寸,風至.綠絲飄飄可玩”。②“翠禽小小”二句,用趙師雄于羅浮山遇梅花仙女的典故。《龍城錄》載:“師雄醉寐,但覺風寒相襲。久之東方已白,起視大梅花樹上,有翠羽刺嘈相顧。所見蓋花神。月落參橫,惆悵而已。”③“客里相逢”,即為漂泊知遇;“籬角黃昏”,喻冷落、遲暮的環境。“無言自倚修竹”,化用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④“昭君”二句:用西漢宮女王嬙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的故事,寄托詞人懷鄉情懷。⑤“想佩環”二句:化用杜甫《詠懷古跡》其三寫王昭君“環佩空歸月夜魂”的詩句。幽獨,幽靜而孤獨。⑥“飛近蛾綠”,形容梅花飄落在美女的黛眉上。此用宋武帝女壽陽公主梅花妝的典故。⑦盈盈,形容女子儀態美好,這里借指梅花。“安排金屋”:用漢武帝故事,武帝少時,曰:“若得阿嬌,當作金屋貯之。”此指對梅花要象對美女那樣憐惜愛護。⑧玉龍,笛名。哀曲,指笛曲《梅花落》。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詩有“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句。⑨恁(nen)時,那時。幽香,指梅花。橫幅,畫幅,這里寫梅影映在窗上,猶如一幅圖畫。
【譯文】 有只小小的翠鳥,棲息在苔梅枝上,與潔白如玉的花朵同眠同宿。在異地他鄉,我見到梅花,如逢故友:可她象幽居的美女,在黃昏時分、斜倚竹籬,默默憂愁。就象王昭君不習慣北方沙漠地區的生活,常常暗中思念江南的故土。當夜靜月明時,會聽到佩環聲響,那是昭君的魂靈歸來,托寄在幽獨的梅花上,找到歸宿。
我又想到含章殿里,梅花飄落在壽陽公主的黛眉上,為睡姿增添幾分嫵媚。千萬莫學無情的春風,毫不憐惜嬌美的花朵,而要學劉徹做好金屋,供美人居住。可恨春風吹來,還是無情地讓梅花凋謝,隨波漂泊。更怨那笛聲凄哀,吹奏《梅花落》。若等梅花落盡時,再覓她的芳香,那只有看小窗映上梅枝的疏影,起舞婆娑。
【集評】 宋·張炎:“《疏影》前段用壽陽事,此皆用事不為事所使。”(《詞源》卷下)又:“白石《疏影》、《暗香》、《揚州慢》、《一萼紅》、《琵琶仙》、《探春》、《八歸》、《淡黃柳》等曲,不惟清真,且又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同上)
清·張惠言:“此章更以二帝之憤發之,故有昭君之句。”(《詞選》)
清·周濟:“此詞以‘相逢’、‘化作’、‘莫似’六字作骨,‘莫似’五句,言其不能挽留,聽其自為盛衰也。”(《宋四家詞選》)
清·許昂霄:“別有爐韛熔鑄之妙,不僅以隱括舊人詩句為能。‘昭君不慣胡沙遠’四句,能轉法華,不為法華所轉。”又云:“宋人詠梅,例以弄玉、太真為比,不若以明妃擬之尤有情致也。胡澹庵詩,亦有‘春風自識明妃面’之句。‘還教一片隨波去’二句,用筆如龍。”(《詞綜偶評》)
近代·俞陛云:“《疏影》曲,叔夏言其‘用事不為事所使’,誠然。但其意不僅用明妃、壽陽事,殆以兩宮北狩,有故主蒙塵之感,故云花片隨波,胡沙憶遠,霜塞玉鞭之慨。轉頭處即言深宮舊事,與《暗香》曲‘舊時月色’相應。否則落花隨水及‘玉龍哀曲’句與壽陽何涉耶?”(《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現代·俞平伯:“此系白石自度曲,二首均詠梅花,蟬聯而下,似畫家的通景。第一首即景詠石湖梅,回憶西湖孤山千樹盛開,直說到‘片片吹盡也’。第二首即從梅花落英直說到畫里的梅花。……上首多關個人身世,故以何遜自比。下首寫家國之恨居多,故引昭君、胡沙、深宮等等為喻。”(《唐宋詞選釋》)
現代·繆鉞:“姜白石所以獨借梅與荷以發抒而不借旁的花,則是由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其品最清;梅花凌冰雪而獨開,其格最勁,與自己的性情相合。而白石之詞格清勁,也可以說就是他人格的體現。劉熙載說:‘姜白石詞幽韻冷香,令人挹之不盡,擬諸形容,在樂則琴,在花則梅也。’(《藝概》卷四)也指出姜白石詞的風格類似梅花”(《靈溪詞說》)
【總案】 前一首《暗香》以“香冷入瑤席”拍合題目,此首《疏影》則以“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為點睛之句。二首皆寫夜晚梅花之形態、香氣,突出了梅花高潔而幽獨的品格。這首《疏影》構思奇特,連用五個典故、取歷史上五位美女來比喻映襯梅花,的確是“自立新意”。
上一篇:周邦彥《瑞龍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王沂孫《眉嫵新月》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