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漁翁》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這首詩作于永州,與作者所寫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記》同時。詩中首句的“西巖”即是《始得西山宴游記》里的西山。所詠的漁翁,既是寫實,同時也有幾分自況。
詩共六句,每句都是一個逼真的、令人玩味的畫面,而這畫面之間又有著有機的聯系,如同一組動畫似的構成一個具有意境的完美的藝術整體,第一句寫夜景,漁翁傍巖而宿,起句看似平常,卻以“離群索居”為后面的“孤高”埋下伏筆。第二句寫晨景,“曉汲清湘燃楚竹”,如果只說汲水燃柴,那便一般化了。而這里強調的是汲清湘之水,燃楚地之竹,這就賦予描寫對象以超凡絕俗的意蘊,象征著詩中人物孤高清奇的品格。第三四句寫日出時的情景,“煙銷”二字與第二句意緊密扣接。“日出”而“不見人”,畫面的空白給人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和出其不意的懸念:漁翁哪里去了?遠遠傳來的“欸乃”之聲似乎又透露了他的蹤跡,但這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朦朧影象使我們對他產生更有興味的追蹤。“欸乃一聲山水綠”是全詩最精彩的妙筆,在青山綠水中聞櫓槳欸乃之聲尤為悅耳怡情,因而覺得山水也似乎綠得更加可愛了——聽覺對視覺產生了錦上添花的效果。欸(ai)乃,搖櫓聲。綠,讀lu。
結尾兩句是全詩一段繞梁不絕的余音,這里詩人仍不讓我們見漁翁的真面目,只讓我們看到他乘著扁舟自“中流而下”時回眸“天際”的側影,而正面給我們的是回眸中的景色: “巖上無心云相逐。”此處詩人用了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云無心以出岫”的典故:無心于世的漁翁為“無心”的白云相逐相從,相互為伴,漁翁即詩人的自我與白云一樣自由自在,超脫塵俗……正可謂言已盡而意未盡;言猶盡而意無窮。
上一篇:白居易《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孟郊《游子吟》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