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2,左牽黃3,右擎蒼4,錦帽貂裘5,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7,親射虎,看孫郎8。 酒酣胸膽尚開張9,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10?會挽雕弓如滿月11,西北望,射天狼。
【釋】
1.密州:即今山東諸城。
2.老夫:蘇軾自稱,時年40。
3.黃:黃犬。
4.蒼:蒼鷹。
5.錦帽貂裘:錦蒙帽與貂皮裘。
6.“千騎”句:《祭常山回小獵》有“黃茅岡下出長圍”,可作此句注腳。
7.為報:傳言。傾城:空城,盡全城所有的人。
8.孫郎:本指孫策(參看《三國志·孫策傳》),這里卻指孫權。《三國志·孫權傳》說,孫權曾“親乘馬射虎于凌亭”。
9.胸膽尚開張:胸懷還開闊,膽氣仍豪壯。
10.“持節”二句:前后倒裝,即何日派遣馮唐持節赴云中。節:符節。云中:漢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一帶。遣馮唐:云中太守魏尚被錯誤地免官,馮唐認為魏尚有功,不應受這樣的處分。漢文帝接受馮唐的意見,派他持節赴云中赦免魏尚,并復原官(參看《史記》與《漢書》的《馮唐傳》)。詩人用這個故事,表示希望出守邊疆。
11.會:預期。滿月:圓月,形容拉開的弓。
12.天狼:星名,主侵略,這里指侵擾中國邊境的敵人。
【譯】
老夫也暫且來一次少年狂游,
左牽黃狗,
右擎蒼鷹,
錦蒙帽、貂皮裘,
千余鐵騎,漫卷山頭。
傳語傾城百姓
跟隨太守,
我要像那孫權
親自射殺猛虎野獸。
酒正酣暢、胸懷寬廣、膽氣豪壯,
鬢發稍染白霜,又有何妨?
何日遣來馮唐,
手持符節到云中宣命魏尚。
那時老夫我呵,
定當力挽勁弓如滿月,
往西北方向,一箭
射落天狼。
【評】
此詞題一作《獵詞》。傅藻《東坡紀年錄》云:“乙卯冬,祭常山回,與同官習射放鷹作”。蘇軾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后果得雨,于是再往常山祭謝。歸途中與同官梅戶曹會獵于鐵溝。蘇軾寫有《祭常山回小獵》詩:
青蓋前頭點皂旗,黃茅岡下出長圍。
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
回望白云生翠巘,歸來紅葉滿征衣。
圣明若用西涼簿,白羽猶能效一揮。
東坡此詞,是由哪些因素構成的豪放風格呢?約略可歸納如下幾點:首先,如前文所述,所寫出獵之題材,本身就不與十七八女郎,月牙板相為儔侶,而非東州壯士抵掌頓足高歌、吹笛擊鼓為節不足以盡其興;其二,其中的主人公形象自然也非柔腸百曲之士,千嬌百媚之態,而是“聊發少年狂”的“老夫”、“親射虎”的“孫郎”等等,而“老夫”一旦發少年狂,擺脫多少拘束!焉能不豪放?其三,以大字眼、大角度、大景致、大筆勾勒,而絕不精雕細刻。如“千騎卷平岡”,視影開闊,充滿動感,一個“騎”夸張了陣容,一個“卷”字,使滿紙皆為飛揚的塵土。其四,以典故增加豪放疏落中深穩不足的審美感受,如“牽黃”“擎蒼”,以當年李期之嘆息不可得,反襯今日之自由豪邁,以孫權、魏尚等自比等。其五,以魏尚自比本身就有一種惆悵感,失意感,惆悵失落之中,又揉進超脫清曠,如“鬢微霜,又何妨”等。這些因素,不僅構成了此詞豪放的總體審美的因素,而且奠定了今后豪放詞的基本構成因素。
上一篇: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