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漢樂府民歌·平陵東》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①劫義公,在高堂下,
交錢百萬兩走馬。②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③
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黃犢。④
【注釋】 ①平陵:漢昭帝墓,在長安(今陜西西安市)西北。松柏桐:古時墓地,常種松、柏、梧桐等樹。義公:猶言“好人”。一說,“義公”是姓義的人。②高堂:指官府衙門。走馬:善跑的馬。③追吏:逼索財物的官吏。惻:悲痛。④漉:滲出。一說,作“流盡”解。犢:小牛。
【譯文】 在昭帝陵的東邊,在那一片陰森蒼莽的松柏桐林中,不知是誰綁架了義公。綁架了義公,把他帶到官府廳堂下,要他交出百萬銀錢兩匹好馬。兩匹好馬,實在困難,看見逼索的官吏心悲痛。心中悲痛,淚流血出,回去叫人賣掉牛犢把身贖。
【集評】 清·陳祚明:“人懷救贖之心,傷力不及,其情甚哀。‘血出漉’字,新,亦健亦活。”(《采菽堂古詩選》卷二)
【總案】 這首詩始見《宋書·樂志》,在《樂府詩集》中屬《相和歌辭·相和曲》。詩寫官府勒索壓榨人民,竟至采用綁票手段,有力地揭示了當時政治的黑暗、社會的混亂和階級矛盾的尖銳。崔豹《古今注》及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以為是西漢末年翟義的門人為哀悼翟義起兵伐王莽事敗被害而作,考以翟義事跡,與詩意不合。詩以規律的三三七句式和上下蟬聯的聯珠格直書其事,氣勢急迫,渲染出一種緊張氣氛,有力地展示了主題。
上一篇:詩經《雅·小雅·節南山之什·巧言》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楚辭《屈原·九章·懷沙》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