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龍吟 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曾是經綸手?②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③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④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⑤ 況有文章山斗,⑥對桐陰,滿庭清晝。⑦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云奔走。⑧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⑨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⑩
【注釋】 ①甲辰歲:指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韓南澗(1118—1187):名元吉,字無咎,南澗是其號。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寓居上饒。做過吏部尚書。政績與文學都馳名于當時。②“渡江”句:西晉末,中原大亂,皇室南渡。瑯邪王司馬睿與另外四個王子一齊渡過長江,后來司馬睿建立東晉,做了皇帝。當時童謠說:“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這里借指公元1127年宋朝南遷。經綸手:治國能手。③“長安”三句:是說中原父老盼望北伐,南渡的士大夫們也感嘆山河變異,可是至今偏安局面依然如故。“長安”句,語本《晉書·桓溫傳》:桓溫北伐,進至長安郊區的灞上,“持牛酒迎溫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圖今日復見官軍!’”“新亭”句,典出《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④“夷甫”三句:夷甫,西晉亡國宰相王衍的字。此處語出《晉書·桓溫傳》:“桓溫北伐,過淮、泗,與諸僚屬登樓眺望中原,感嘆說:“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按,本篇從開頭到此處八句,皆以晉代事喻宋代。⑤平戎:指打敗北方的金人。⑥“況有”句:《新唐書·韓愈傳》贊韓愈德行文章“如泰山北斗”,此處借以贊韓元吉。⑦“對桐陰”二句:是稱贊韓元吉家世顯赫。元吉家為北宋時汴京太族,其門前多植桐木,世稱“桐木韓家”。元吉本人有《桐陰舊話》十卷,記其家世舊事。⑧墮地“出生,誕生,語出黃庭堅《次韻子瞻送李廌》詩:“驥子墮地追風日,未試千里誰能識。”⑨“綠野”三句:唐代裴度在洛陽有綠野堂,李德裕在洛陽有平泉莊;東晉謝安曾在今浙江上虞的東山隱居。這三句以古代名相比喻隱居上饒的韓元吉。⑩“待他年”二句,語出杜甫《洗兵行》詩:“二三豪俊為時出,整頓乾坤濟時了。”這里指恢復中原,統一祖國。
【譯文】 宋朝渡江南遷已經很久,有幾人稱得上治理國家的能手?中原的父老天天盼望北伐,南渡的人們也常常感嘆山河滄陷把淚流。可憐盼的空盼,嘆的空嘆,偏安的局面至今依然如舊!那些象王衍一樣只知道清談的人,把國家的命運拋在腦后。弄得大片國土丟失了,他們何嘗肯回一回頭!看來只有去萬里之外立功,把占我中原的金人趕走。這才是讀書人的真本事,其中的道理先生您知否?
況且您的德行文章在士林有如泰山北斗,您們家原是北方的名門,庭前曾有梧桐垂陰,滿院清幽。當年您在人間誕生,而今試看您風云際會顯身手。您恰如裴度在綠野堂觀賞風景,又好似李德裕在平泉莊栽花種柳,您這隱居閑適的瀟灑風度啊,更象那謝安在東山聽歌飲酒。我盼望著將來,大家共同去把平定天下的大業成就。那時我們重新聚會,我再好好向先生您祝壽!
【集評】 清·黃蘇:“幼安助耿京起義,克復東平,由山東簡道赴行在奏事,忠義之氣根于肺腑。見南澗而勸以功名,亦猶壽史致遠之意也。《草堂詩余》載《指迷》云:‘壽詞盡言富貴,則塵俗,盡言功名,則諛佞;盡言神仙,則迂誕;言功名而慨嘆寫之,壽詞中合踞上座。’此猶刻舟求劍之說也。幼安忠義之氣,由山東簡道歸來,見有同心者,即鼓其義勇,辭似頌美,實句句是規勵,豈可以尋常壽詞例之?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不能知人論世,又豈能以論文?”(蓼園詞選》)
【總案】 壽詞一般為社會應酬的門面話,除了贊頌恭維的陳辭濫調之外,很難出新意,很難表現真情實感。稼軒此作卻能破除俗套,借向一個抗戰派友人祝壽的機會,縱論天下大事,表現豪邁熱烈的愛國憂時情懷,把壽詞寫成了情辭兼美的政治抒情詞。上片莽莽滔滔地征引典故,借古諷今,痛斥南宋當權派偏安誤國的罪行,代抗戰派士大夫和全國軍民喊出了以武裝北伐謀求國家統一的強烈呼聲。下片轉到祝壽的題面上來,雖不可避免地寫了一些稱頌壽筵主人的句子,然而真正表達作者心里話的是末三句:“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這是全篇的主題所在,它表明作者寫此壽詞的目的,是申說自己的政治家的抱負與愛國者的信念。誠如黃蘇所評,此詞“辭似頌美,實句句是規勵,豈可以尋常壽詞例之。”
上一篇: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