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慧《登岳麓》原文與賞析
覺慧
天風起何處,吹墮一聲鐘。
古寺郁空翠,夕陽橫亂峰。
泉喧千嶂雨,僧老六朝松。
笑問此山頂,白云深幾重。
岳麓山在長沙湘江南岸,群山簇擁中麓峰聳峙,層巒疊翠,氣勢磅礴,不啻為南岳衡山的縮影。舊說南岳七十二峰,回雁為首,岳麓為足,故稱岳麓。山中崇巖疊嶂,深澗幽谷,奇石盤道,古松清泉,既有雄奇之美,又具清秀之麗。
“天風起何處”,詩一開始便賦于岳麓山神奇的色彩與宏大的氣魄,人在山中行,不知風從何處起,這豈不神秘么; 且又稱之為“天風”,山與天相通,這豈不宏偉么!“吹墮一聲鐘”,山中古剎的晚鐘聲隨著風兒飄落,“墮”字表明了詩人登攀的足跡,這時恐還未到達古剎吧。“古寺郁空翠,夕陽橫亂峰”,詩人來到古剎,郁郁蔥蔥的參天古木,藍天下的古剎,景色是多么地清秀宜人,詩人覺得,這寺,在這山、這樹、這天空、這詩人之心的襯托下,也具有一種澄澈而漉人胸懷的意味。詩人又抬眼望去,太陽已降至西邊山頭,斜暉一抹,只橫橫的一道,映照在山峰項上,夕陽下山峰不再是渾厚一片,而顯出高低遠近的層次。“泉喧千嶂雨”,泉水喧鬧著,全不是往日的涓涓細流,一場大雨剛剛過去,它集合起千溝萬縫的雨水奔瀉而下。讀至此,我們又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早先詩稱“古寺郁空翠”,也因為是雨后初晴啊!“僧老六朝松”,六朝松是指麓山寺初創時法崇禪師手栽的一棵羅漢松,時月流逝,六朝松親眼看見,一輩輩僧人老了,可至今已五、六百歲的它仍然是那么挺拔矯健呢。“笑問此山頂,白云深幾重”,要攀登上岳麓山巔,還要翻越幾重白云呢?本來,對山的高大聳峭的刻畫,前文“天風起何處”已設一伏筆,這會,詩人又借“白云”來進一步描摹,但這只是假設虛擬之詞。其實,這兩句詩突出的是一個“笑”字,暮鐘已敲,夕陽晚照,此時此刻詩人的笑問,是想繼續登攀呢,還是想以后再登攀?不論怎樣,詩人不畏艱險,視峻嶺為坦途的神情都由“笑”字表現出來了。
整首詩著筆于古剎雨后的獨特之景與斜陽晚鐘的獨特之時,以岳麓山的雄奇之美點染詩人的豪壯之情; 近景凝聚于古寺,又以整個岳麓山峰為遠景來大筆勾勒; 雄奇中有“郁空翠”之類的空靈,豪情中有信步山庭的逸致。這些在詩中又前后呼應,相得益彰,一首寫景小詩有著如此豐富的層次與內容,又有條不紊、井然有序,殊為難得。
上一篇:杜甫《登岳陽樓》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郜錦《登嵩高》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