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石州慢 己酉秋吳興舟中作》
雨急云飛,驚散暮鴉,微弄涼月。誰家疏柳低迷,②幾點流螢明滅。夜帆風駛,滿湖煙水蒼茫,菰蒲零亂秋聲咽。③夢斷酒醒時,倚危檣清絕。④ 心折。⑤長庚光怒,⑥群盜縱橫,⑦逆胡猖獗。⑧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⑨兩宮何處,⑩塞垣只隔長江,(11)唾壺空擊悲歌缺。(12)萬里想龍沙,(13)泣孤臣吳越。(14)
【注釋】 ①己酉:高宗建炎三年(1129)。吳興:即湖州(今屬浙江),當時為吳興郡。是年秋張元干避亂至此,感時事而作此詞。②低迷:模糊迷茫。③菰:俗稱茭白,生長在淺水里,可食用。蒲:蒲柳,即水楊,是秋天很早就凋零的樹木。④危檣:高高的桅桿。⑤心折:喻傷心之極。江淹《別賦》:“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 ⑥長庚:即金星,又名太白星。《史記·天官書》說:“長庚如一匹布著天,見則兵起。”⑦群盜縱橫:建炎三年正月,盜張用、王善駐兵京西,連亙數州,自京西至光州、壽州,據千里之地,兵馬接跡不斷,擄掠糧食,所至一空。三月,苗傅、劉正彥兵變,逼宋高宗退位;盜邵青劫掠泗州。四月,盜薛慶據高郵,有眾數萬。秋七月,山東盜郭仲威掠淮陽軍。參《宋史紀事本末》卷六十六。⑧逆胡:指金兵。建炎三年金兵大舉進攻南宋,宋高宗倉皇逃離揚州,向浙江沿海一帶逃跑避命。二月,揚州失陷,金兵焚揚州,并繼續渡長江南侵。故謂其“猖獗”。⑨“欲挽”二句:語本杜甫《洗兵馬》:“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天河:即銀河。此二句意為要收復淪陷了的中原,報仇雪恥。⑩兩宮:指宋徽宗和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底北宋滅亡后,他倆被金兵擄去。(11)塞垣:邊界。建炎三年夏秋間,長江以北的州郡相繼淪陷,為金兵所占領,宋金的邊界已“只隔”一條長江。(12)唾壺:裝唾液的壺。《世說新語·豪爽》載:王敦每次喝酒后,就誦讀曹操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并用鐵如意打唾壺作節拍,壺口全被打缺。作者借此抒發對敵人的憤慨。(13)龍沙:沙漠,指塞外。此指金人囚禁宋徽宗、欽宗之地。(14)孤臣:作者自稱。其時宋高宗已下令朝官可各自逃命,作者離開了朝廷,故稱。吳越:古代國名。指今江蘇、浙江一帶,作者所在的吳興即屬于“吳越”。
【譯文】 薄暮時分,烏云翻滾,驟雨傾盆,驚恐的烏鴉四處飛竄,雨停后涼月漸生。是誰家稀疏的楊柳朦朧不清,幾點螢火時滅時明。入夜船駕長風飛流急駛,湖面波濤浩淼水氣騰騰。秋風凋零了茭白蒲柳,又送來陣陣悲切的秋聲。夜半夢斷酒醒后,倚靠著桅桿覺環境凄涼冷清。
我悲憤欲斷肝腸,太白星也射出憤怒之光。遍地盜賊橫行霸道,南侵的金兵更燒殺掠搶放肆猖狂。真想引來銀河的天水,沖刷盡中原大地的血腥骯臟。被俘的二帝今在何處?腹地的長江水居然成了塞外邊疆。長歌當哭,擊碎唾壺恨未央。想起遠在萬里塞北的二帝,我這個孤臣飄零江南淚落成行。(湯俊峰譯)
【總案】 此詞抒豪情,紀時事。紀事,又高度濃縮化。下片五十一字中,含納著深廣的社會現實內容:外侵內亂、國破主俘。“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亂,皆所藏納。”詞的敘事非但沒有破壞詞的抒情性、感染力,而且深化了的情感。對慘痛現實的縮微描寫,為主體壯志難伸的悲恨提供了現實基礎,也更使擊壺悲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結構方式上,以情統事,“群盜縱橫,逆胡猖獗”與“塞垣只隔長江”,分別穿插在激蕩澎湃的情感流程之中,情與事相互生發,相得益彰。晚唐五代北宋詞,多遠離激烈變化的社會現實,張元干此詞,及其他諸篇則貼近了時代,聲情的變化與時代、社會的劇變保持著同步態,為南宋中后期詞作走向現實、歌唱時代的心聲開啟了門徑。
上一篇:姜夔《疏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煜《破陣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