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慎行
屋角菜花黃映籬, 橋邊柳色綠搖絲。
分明寒食江南路, 剩欠桃花三兩枝。
一首寫景的短詩,僅僅做到詩中有畫,而不能使人領(lǐng)略畫外之情,還不能說是上乘之作。這首絕句,一開頭就展示了一幅明麗的村野景色,菜花黃,柳絲碧,前者掩映于屋角籬邊。后者飄拂于橋邊水畔。乍看此景,似乎季節(jié)已到春天,詩人正泛舟于江南水鄉(xiāng)。可是三、四兩句意思一轉(zhuǎn),點明它甚似江南,卻不是江南,甚似春天,卻不是春天。在驚喜于眼前景色的同時,又撩起了一絲淡淡的鄉(xiāng)思。
康熙五十六年,詩人六十八歲,已辭官歸隱,友人邀他去廣州小住,他初因年老不愿遠游,后來得知粵中冬燠,便于初冬從海寧出發(fā),舊歷十二月到達廣州。這首詩作于從英德乘船至廣州途中。作者在英德時曾寫過一首雪霽的詩,而行近廣州,卻看到了極似江南寒食時節(jié)的景色,詩的開頭就從寫景中透露出喜悅之情。但仔細一看,畢竟與江南春景有別。這兒還看不到桃花,而紅桃綠柳相映,正是江南春日常見之景。詩的結(jié)句,用“剩欠桃花三兩枝”,于驚喜南國春早之中,又流露出對故鄉(xiāng)風(fēng)物的懷念。
前人評查慎行詩,說他得力于蘇詩,意無弗申,辭無弗達。在這短短二十八字中,把兩種不易合說的情懷表達得恰到好處,令人擊節(jié)嘆賞。
上一篇:《移居?xùn)|村作·宋·王庭珪》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宋·曾幾